脱氢乙酸被禁后仍现市场,食品安全漏洞待补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发现,不合格样品中检出脱氢乙酸。该防腐剂已被新国标禁用于烘焙行业,但仍有不合规产品流入市场。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广,需各方共同努力确保舌尖安全。...
动力电池新国标将实施,行业面临新挑战
动力电池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主要变化在于对热扩散测试的修订,要求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新国标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安全,同时也给动力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带来挑战,可能加速行业洗牌。...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新国标,固态电池迎机遇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新国标对快充循环后安全、热扩散和底部撞击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固态电池等安全性更高电池发展。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车企加速固态电池研发,预计2027年上车。...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食品添加剂新国标专项抽检
市场监管总局依据2月8日实施的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开展了专项抽检,涉及果蔬汁和糕点等,共完成307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不合格率0.65%。下一步将加大抽检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新国标严控电动车电池安全,将推动产业洗牌
工信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新国标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改为强制性要求,有望推动产业集中化与技术标准化,但也将增加研发成本,短期内或引发行业洗牌。...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升级,“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将实施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随着汽车动力向电能转变,电池安全性风险显现。国家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预计2026年7月实施,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行业将迎来淘汰赛与新机遇。...
新国标发布: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要求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重点包括热扩散测试、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旨在提升电池本征安全,利好固态电池、复合集流体等技术发展。...
羊奶价格快速上涨,新国标实施致需求激增
羊奶价格在2月至4月间从6元/公斤上涨至9元/公斤,原因主要是《乳粉和调制乳粉》新国标实施后用奶需求增加。羊奶收购价和羊奶粉出厂价均大幅上涨,而牛奶价格则略有回升。分析认为,涨价对羊奶行业复苏不利,且短期内羊奶价格难以回落。...
工信部发布“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新能源汽车安全再升级
工信部发布了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要求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安全规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2026年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新国标实施,加强安全要求
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国家标准,包括单体测试、电池包测试等内容,新增多项安全测试项目,旨在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率,保障消费者安全。...
新住宅项目规范5月起施行,提升居住品质成焦点
新住宅项目规范将于5月起正式施行,旨在提升居民居住体验。规范包括层高、日照、隔声等要求,预计对地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加速行业洗牌,引导企业转向品质竞争。同时,新国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推动购房观念转变。...
新国标实施涵盖网络安全电动汽车等领域
一批新的国家标准从今天起正式实施,涵盖网络安全、电动汽车及多个关键领域,包括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能计量等,还有18项关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国家标准也于今日正式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
新国标强化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禁用“零添加”引发市场关注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禁用“零添加”等用语,强化信息透明度。食品饮料行业面临整改,新国标推动行业回归产品本质,提升消费者对食品成分的认知。...
新国标发布: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新增六大品类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国标,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备受关注。新国标新增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等六大类产品,强调需精准对应婴儿需求。家长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盲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