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开工,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3月30日,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正式开工,计划新建4个泊位,设计年吞吐量达140万标准箱。该项目是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项目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枢纽,将有力支撑国家“双循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上海港实现“长江首单”保税LNG“船-船”同步加注
3月25日晚至26日,上海港完成了“长江首单”保税LNG“船-船”同步加注,标志着上海港已具备LNG燃料加注全覆盖能力。此举将推动沿海LNG加注、“海进江”运输业务协同发展,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
青岛市委海洋委全体会议聚焦海洋发展,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青岛市委海洋委举行全体会议,聚焦海洋发展核心议题,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和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会议规划了科技创新、航运发展等多项关键任务,致力于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
青岛海洋经济发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与国际航运中心
青岛市委海洋委全体会议强调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聚焦“4+4+2”海洋重点产业方向,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与国际航运中心,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为国内经济注入新活力。...
青岛市委海洋委会议:加速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青岛市委海洋委全体会议强调,要持续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聚焦海洋重点产业方向,加快涉海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大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合作,激发海洋发展动力。...
上海打造国际领先现代海洋城市,引领海洋强国建设
上海市召开现代海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龚正市长要求推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实现更大跃升,打造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城市,引领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建设。会议强调了海洋经济、国际航运中心、海洋科技创新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香港特区成立海运港口发展局,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5至20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宣布成立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加强海运港口领域研究、推广及人力培训,旨在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
航运巨头“双子星”联盟首航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迎来新机遇
航运巨头马士基与赫伯罗特新组建的“双子星”联盟从上海港出发,采用全新经营策略,上海港作为全球主要枢纽港之一,将迎来集装箱吞吐量的新增长点,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新机遇。...
2024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能级和竞争力提升
2024年上海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五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超过5万亿元。...
上海港刷新航运纪录,展现国际航运中心实力
上海港年吞吐量破5000万标箱,彰显上海与全球经济紧密关联。面对外部环境扰动,上海坚持改革开放,以国家战略为牵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努力赢得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
上海推动国际贸易中心与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上海将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办好第八届进口博览会,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并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上海港年吞吐量破5000万标箱,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速
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面临外部挑战,上海加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强化硬实力与软实力,修订《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洋山港2024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绿色燃料加注服务常态化
洋山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6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同时甲醇和LNG加注量大幅增长,绿色燃料加注服务进入常态化阶段,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洋山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洋山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6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约4%,占上海港一半以上,安全进出港船舶流量双提升,LNG加注量位居全球第三,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上海航空物流枢纽能级提升措施正式发布
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上海航空物流枢纽能级的若干措施》,涵盖科学推进枢纽建设、优化规划布局、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多元经营主体、拓展增量市场业务、保障货物运输、提升智慧绿色水平、保障航空资源及改善运营环境等九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