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发动机技术取得新突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航天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技术上取得新突破。YF-102V发动机具备多次起动和双向摇摆功能,性能高、推质比高、性价比高,将为低成本大规模进入太空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技术取得新突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新突破。YF-102V发动机性能卓越,已具备交付条件,预计今年将首次执行商业飞行任务。...
AI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
3月17日,中国信通院旗下泰尔终端实验室举办AI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汇聚50余家前沿技术和产品企业代表,共谋AI眼镜产业发展新路径。会议围绕产业发展趋势、技术突破、标准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深入探讨,为AI眼镜产业注入新活力。...
科创板新材料企业突破技术瓶颈,领跑高增长赛道
科创板已有51家新材料企业上市,覆盖多个关键领域。这些企业通过持续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和自主化迈进。同时,PCB产业在2024年表现出色,受益于手机、笔电终端放量及汽车电子订单激增。科创板高端电子材料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突破,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AI医疗革命:技术驱动医疗产业深度变革
人工智能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构医疗产业图谱,引领医疗行业深刻变革。华为云、瑞金医院等企业利用AI技术提升医疗效率,AI医疗应用场景迅速落地。同时,AI医疗也面临着技术、政策、伦理等挑战,但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效率与精准度,AI被视为破解基层医疗资源不均的关键工具。...
外资LP态度转变,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开启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和政策红利的释放,使外资LP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悄然转变。多位受访投资人指出,这种转变源于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创新者”的战略转向。中国硬科技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正在重构全球资本认知,开启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新篇章。...
Manus AI智能体引爆科技圈,AI技术新突破
3月10日,Manus创始人季逸超透露其产品使用了Claude及阿里千问大模型Qwen的微调版本。近日,这款被誉为“全球首款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AI智能体”的产品引爆国内科技圈,展现创业公司巨大潜力,预示AI技术未来无限可能。...
西安航天动力所磁等离子体发动机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研制的大推力磁等离子体发动机完成国内首次全系统高功率可靠启动和稳定工作,发动机系统有效注入功率超过100千瓦,标志着该所在磁等离子体发动机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AI智能体Manus走红引争议,市场机会几何?
AI智能体Manus自称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性能超越OpenAI的Deep Research,引发资本市场热烈反响。但有人质疑营销炒作,真实水平被夸大。同时,头部模型厂商和科技巨头进军AI智能体领域,Manus市场机会面临挑战。...
Manus AI智能体走红引争议,AI智能体或迎爆发元年
3月6日,AI智能体产品Manus走红,引发资本市场反响。虽被赞誉为“智能体的ChatGPT时刻”,但也面临营销炒作和产品水平夸大的质疑。业内认为AI智能体是大模型落地关键,2025年或成爆发元年。...
AI智能体Manus走红,资本市场狂欢背后的真相
AI智能体产品Manus凭借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的身份走红,引发资本市场热烈反响。但质疑声认为这是一场营销炒作。随着科技巨头进军AI智能体领域,其市场机会面临挑战。AI智能体被视为大模型后AI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中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2025年战略部署明确
2024年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入快车道,以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动能提升为特点。2025年国家明确深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大核心抓手:抓投入、抓人才、抓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方向。...
人形机器人价格逐步下降,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
近期,随着技术突破和产量提升,多家机器人制造企业透露人形机器人价格正逐步下降。未来,人形机器人仍有较大降价空间,这将推动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多家企业正致力于技术创新,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以推动产业链整体降本。...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即将举行
4月13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在北京亦庄举行。人形机器人参与马拉松比赛,展示技术实力,激发社会对人机和谐共处的探讨。比赛亮点包括人形机器人与运动员同线起跑,设置最佳耐力奖和最佳人气奖。赛后还将展示特技,并与人类共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