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子公司加码权益资产配置,费率战愈演愈烈
2024年以来,理财子公司加码权益类资产配置,市场客源争夺战愈演愈烈。费率成为争抢客户的关键手段,多家理财子公司宣布费率优惠,个别产品费率降至0%。同时,理财子公司也在逐步探索权益市场配置机会,积极加码权益类资产配置。...
多家理财子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积极布局ETF
近日,中银理财、交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机构表示将加大增持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积极布局ETF投资,支持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专家指出,此举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科技等重点国家战略领域,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2024年业绩亮眼,净利润与管理规模双增长
2024年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均实现产品管理规模和净利润的正增长,总规模达1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9.64%;合计实现净利润92.36亿元,同比增长16.12%。其中,部分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3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
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2024年业绩亮眼,管理规模与净利润双增长
2024年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业绩亮眼,产品管理规模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部分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3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这主要得益于行业规模扩张、产品结构优化等多维度因素。未来理财子公司将继续拓展代销渠道,加强与母行协同,推动理财市场高质量发展。...
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2024年业绩亮眼,净利润管理规模双增长
2024年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业绩亮眼,产品管理规模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部分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3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全部突破万亿元,总规模达1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9.64%。...
2024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业绩出炉,净利润合计达231.38亿元
2024年,1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合计达231.38亿元,11家实现增长。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95万亿元,全年增长3.15万亿元。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位居前列,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加速拓展代销业务。...
理财子公司密集调降业绩基准,理财产品费率下调成趋势
近日,理财子公司密集调降业绩比较基准,不少产品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同时,多家理财公司配合下调产品费率,以吸引客户。理财市场多数产品收益率呈下行趋势,尤其是固收类理财。市场人士认为,短期内理财产品表现将趋于稳定,但长期来看收益率或继续下行。...
理财子公司推动外币回购业务高效闭环
杭银理财、招银理财等金融机构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达成多笔外币回购交易,上海清算所完成清算结算,实现高效闭环。外币回购业务参与机构范围持续扩展,全年累计成交额达约5900亿美元。...
同业存单利率飙升,理财子公司持续增持
随着资金面紧张,同业存单利率继续飙升。两家头部理财子公司表示将持续增持同业存单。央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月缩量2000亿。分析师指出,存单性价比凸显,但银行负债压力大。理财子公司早已增持同业存单,债券比重持续下降。...
浙银理财正式开业,银行理财市场迎新机遇
2月18日,浙银理财正式开业,成为首家总部设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随着存款利率下调,理财产品性价比将更突出,2025年理财产品规模有望恢复并达到新的高峰。银行理财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浙银理财正式开业,全国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齐聚
2月18日,浙银理财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开业,标志着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已全部开业。理财子公司作为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与风险隔离的重要一环,专注于理财业务,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源。浙银理财将依托杭州市的科技优势,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并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业务策略。...
年后资金争夺战:理财子公司与中小银行各出奇招
年后首个交易日,众多短期理财产品开放赎回,资金市场争夺战打响。理财子公司主打“稳健”与“中长期”策略,中小银行则通过上调存款利率吸引储户。各金融机构纷纷出奇招,力争开门红。...
理财子公司自建估值模型引热议,监管出手规范
近日,理财子公司自建估值模型引发热议,监管机构出手规范。自建估值模型旨在平滑债券收益,但合规性与合理性备受争议。监管整改旨在推动行业公平有序发展,维护投资者权益。...
金融监管加强,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落地,黄金价格反弹
近期,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对理财子公司净值化管理的监管,要求统一估值标准。同时,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落地实施,基金产品迎来扩容。此外,现货黄金价格也出现反弹。本文详细报道了这些财经动态。...
金融监管部门叫停理财子公司自建估值模型
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干预理财子公司通过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熨平产品净值波动的行为,要求采用中债、中证等提供的估值,进行整改并反馈进度。此举对债市构成影响,信托角色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