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深化交叉执行,规范执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交叉执行、规范执行工作有关情况。交叉执行推行一年半以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执行到位金额将近1600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依然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执行工作新进展,失信名单人数持续下降
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新进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人数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这些措施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对于提高执行到位率、执行效率至关重要。...
最高人民法院部署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人民财讯3月28日电,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会议,全面动员并部署全国法院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旨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此次行动将重点解决涉企执法中的突出问题,提升执法公正性和效率。...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外国国家豁免民事案件程序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涉外国国家豁免民事案件相关程序事项的通知》,旨在更好地理解和适用外国国家豁免法,明确了涉外国国家豁免民事案件的受理、集中管辖、送达、审查等程序事项,为正确审理此类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平等提供了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预付式消费纠纷解释,2025年5月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解释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回应社会关切,保护消费者权益,规制预付式消费领域违法行为。...
最高法发布预付式消费纠纷解释,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共27条,针对预付式消费纠纷中的适用范围、责任主体认定、合同效力及解除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规制预付式消费领域损害行为。...
最高法发布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司法解释,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群众反映的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问题,明确责任主体和消费者权利,加强经营者权益保护,引导诚信经营。...
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强化审慎性与谦抑性
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强制执行需保持谦抑性和审慎性,全方位监督下规范运行。近年来,各级法院在善意文明执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执行完毕率与执行到位率均有所上升,失信名单人数下降。同时,法院将依法加强惩戒力度,完善失信限消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解读失信惩戒分级分类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介绍,人民法院通过推行失信惩戒分级分类、宽限期及单次解禁机制,使执行工作更加人性化。同时,根据被执行人失信行为严重程度给予不同期限惩戒,助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
司法执行新成效:2024年民商事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升至57.99%
2016年中央出台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意见,经全社会齐抓共管,我国民商事生效裁判文书的自动履行率逐年提升,2024年达到了57.99%,彰显了司法执行效力的显著提升。...
最高法推进交叉执行,去年化解重大执行案件成效显著
最高人民法院推进交叉执行工作,去年追责180件重大执行案件,并发布典型案例。交叉执行旨在解决难案、积案,抵制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提升执行效率与效能。2024年全国法院共处理交叉执行案件26.4万件,成功化解1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387.7亿元。...
解读“被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区别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解读称,“被执行人”不等于“失信被执行人”,只有当存在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等六种严重违法及失信行为之一时,才会被纳入失信名单。人民法院推行失信惩戒分级分类制度、宽限期及单次解禁机制,提升执行工作的人性化与灵活性。...
王伟中审议“两高”报告,强调法治保障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王伟中参加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两份报告彰显法治担当,期望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支持指导。...
最高法院:去年审结毒品案件3.6万件,重刑率显著上升
最高法院介绍,去年全国法院审结毒品案件3.6万件,判处罪犯4.9万人,案件数同比增长7.4%,重刑率达16.94%,显示出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惩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