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授牌,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现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已正式授牌,吸引多家明星企业入驻,出租率达30%,初步形成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化发展,鼓励产能兼并重组,引导低竞争力产能退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2024年数字产业收入同比增长5.5%,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2024年,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东部地区数字产业收入占比高达73.6%,前10大省份占全国比重的81.5%。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已布局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重要引擎。...
深圳“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新愿景:打造AI示范医院,推动产业集聚
深圳计划到2027年底,人工智能将深度渗透到医疗健康各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药械专业园区和研发平台,形成示范性强的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场景,并计划打造2—3家AI示范医院,推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形成集聚效应。...
深圳智能机器人领域新动向:天羿科技成立,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深圳天羿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等,由宇树科技全资持股。深圳正加大力度吸引优质创新资源,预计到2026年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将超3000家,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多地重大项目开工,沪市公司成投资“生力军”
日前,浙江省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中石化浙江舟山六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正式开工。一季度以来,多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沪市公司成为投资或参与建设的“生力军”。半导体行业声势可观,新材料项目也不在少数。随着各地项目建设的推进,上市公司经营数据和订单数据也反映了积极变化。...
沪市公司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火热,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2025年一季度,沪市公司积极投身重要项目建设,一批高端制造、工程基建等领域的重要项目集中公布、加速开工,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为自身全年稳健发展夯实了基础。沪市公司在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均有重大项目开工,产业链更加活跃,订单数据积极变化。...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智能网联公交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风貌
天津市宝坻区开通智能网联公交车线路,仅需一名安全员,18分钟即可到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该线路展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关键平台,实现了统筹开发运营,产业集聚效应初显,智能网联公交成为生动实例。...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成效显著,免征关税约5.6亿元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自2021年7月落地以来,截至今年2月16日,加工增值内销货值已达70.5亿元,免征关税约5.6亿元。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岛,113家企业获批试点,惠及多个行业领域,形成百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加速,生物医药与光伏新能源领跑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重要板块,不断提升能级,生物医药与光伏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强增长极。同时,国际贸易类产业和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入驻,为区域经济集聚和产业链形成产生带动作用。...
上海杨浦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上海杨浦区以数字经济为主导,已聚集超8000家数字经济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整体规模超300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数字经济成为新引擎。杨浦区在载体空间、数字基础设施、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全方位布局,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创新场景持续落地,未来将持续优化赛道布局,推动数字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地方国资“揽A”浪潮:模式嬗变与挑战并存
孚能科技迎来广州工控全方位赋能,标志地方国资“揽A”浪潮持续高涨。国资通过多元路径入主上市公司,带来新机遇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本文探讨了国资“揽A”模式的嬗变及招商新范式,分析了国资入主上市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江西信丰:山区县崛起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江西信丰县通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吸引30余家上市企业落户,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独占鳌头,成为江西最大、全国知名的PCB集聚区。...
北京加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
北京市发布《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旨在到2027年加速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突破关键技术,新增临床试验批件及上市申请创新品种,完善产业生态,培育前沿技术企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江城基金助力武汉半导体产业发展
武汉江城基金在揭牌2个月内频频投资泛半导体领域企业,计划通过金融赋能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力争3~5年基金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千亿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