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正式批复《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确保区域安全发展,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国务院批复《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正式批复原则同意《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旨在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区域成为世界一流城市群,并推动高质量发展。规划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首都功能区域布局,加强区域协同联动,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配置。...
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新阶段
2025年新年,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跨年活动,庆祝新年到来。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三地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新部署。雄安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多家央企和高校已入驻。协和医院雄安院区也将开工建设,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北京市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显著,推动创新发展
2024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0.5%,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提升,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1000万公里。同时,北京市持续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推动‘六链五群’产业布局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新阶段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报告透露,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深化推进。北京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天津强化与北京合作,河北打造联通京津经济廊道。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建议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天津市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出炉
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张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2024年经济发展成果及2025年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等,并明确了2025年将重点做好的七个方面工作。...
京津冀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亮点纷呈
京津冀三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产业发展攀高向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为亮点。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均提出了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行谋篇布局。...
京津冀经济发展蓝图:2024年稳中有进,2025年聚力增长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揭示2024年及2025年经济发展蓝图。京津冀地区将聚焦投资与消费,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着力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坚持区域一体化,推进协同发展。...
河北省2024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2025目标展望
河北省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雄安新区建设加速推进。2025年,河北省将继续深化协同发展,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设定了多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北京新年新气象,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新年伊始,北京展现出了奋跃而上、活力勃发的发展新气象,消费市场火热,重大项目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民生保障和文化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京津冀协同发展气象新,北京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协同发展深入推进
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同比增长6.3%。三地产业分工更加清晰,创新协同取得深入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北京新交通枢纽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激发区域活力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通车。该枢纽将促进京津冀三省市间的联系,提升流通效率。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挑战。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成为关键。...
天津制造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2024年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产业链,企业取得显著成效,获得金融大力支持。...
大兴机场综保区全域完成围网验收,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兴机场综保区全域完成围网验收,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综保区将拓展功能业态,推动“三区联动”协同发展,助力外贸进出口总值大幅增长。...
大兴机场综保区二期验收完成,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兴机场综保区二期验收面积2.084平方公里,是全国唯一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综合保税区,助力京冀两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监管模式,推动新业态落地,完善产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