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险保障成关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提升体育产业保险保障水平。体育产业成为朝阳产业,但风险管理挑战大。疫情期间赛事取消导致财险公司赔付率上升。国内保险公司需创新保险产品,满足赛事主办方和公众需求。保险行业需不断创新,服务体育产业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保险公司频频举牌,险资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创新高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频次增加,举牌次数创下近年新高。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对多家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增持,并触发举牌线。险资对银行H股及水务、能源等基础设施类股票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时计划稳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红利资产。...
北京大风橙色预警,多家保险公司积极应对
4月1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近10年来首个大风橙色预警。多家保险公司迅速响应,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包括人保财险北分、平安产险北分等在内的多家险企纷纷提前部署,启动应急预案,推出多项服务原则降低损失概率,并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多家保险公司因违规行为遭金融监管处罚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田监管分局发布罚单,多家保险公司因套取费用、未经批准变更营业场所、保险业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罚款,相关责任人也被警告并罚款,彰显了金融监管部门对保险市场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银保渠道新单下滑,保险公司探索银保业务重塑
2024年,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同比下滑约14%,面临挑战。预定利率与销售费用下滑、市场需求透支等因素导致新单规模萎缩。保险公司推出分红险应对市场变化,但销售难度增加。银保渠道新变化倒逼业务再定位和价值重塑,保险公司与银行需加深合作,探索长期共赢合作模式。...
小米严正辟谣SU7保险谣言,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小米公司发言人发文严正辟谣,关于小米SU7保险相关的谣言被有组织扩散传播。经与五大保险公司确认,均表示从未出具过拒保通知,相关文件纯属伪造。目前SU7投保服务一切正常,网上信息严重失实。小米公司已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险企增资发债“补血”忙,总金额已达726.94亿元
近期,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发债或增资方式密集“补血”,总金额已达726.94亿元。险企“补血”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受偿二代二期工程影响、保险行业深度转型、债券利率持续走低。尽管险企宣布增资计划,但整个行业增资难度依旧不小。...
险企永续债发行规模创新高,增强偿付能力
2025年一季度,8家保险公司发行永续债合计457亿元,超去年全年。永续债能补充险企核心二级资本,改善偿付能力充足率。票面利率下降使得“发新赎旧”成为划算选择,预计2025年险企永续债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容。...
三部门发文支持险企设私募基金,多公司业绩亮眼
三部门联合发文支持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同时,多家公司发布业绩亮点,包括湖南发展拟收购水电资产等。此外,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发布研报,对市场配置提出建议。...
三部门联合发布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支持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
4月1日,三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支持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旨在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多领域新闻资讯汇总:保险私募、个税调整、自动驾驶新条例
本文汇总了多领域新闻资讯,包括金融监管总局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支持保险公司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个税制度维持5000元起征点,通过调整专项附加扣除支持养老鼓励生育;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符合条件的自动驾驶车辆可开展道路应用试点等。...
高盛报告:保险公司私募资产配置需求强劲
高盛资产管理发布全球保险调查报告,显示保险公司对私募资产配置需求强劲,58%险企计划增配私募信贷。报告还涉及标普500指数增长预期及AI在保险业的应用趋势。...
保险公司永续债发行升温,资本补充需求仍旧较大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发债热情高涨,永续债成为险企融资新宠。一季度10家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规模达486亿元,永续债占比92%。永续债对于实际资本的撬动作用更为显著,不仅可补充核心二级资本,还能撬动附属级保单未来盈余增量。整体来看,保险永续债的发行对传统资本补充债产生了较强的替代作用。...
上金所新增四家保险公司会员,黄金投资领域迎新机遇
昨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批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会员。此举进一步壮大了上金所的会员队伍,预示着黄金投资领域将迎来更多元化的参与者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大保险公司加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市场迎新动力
3月24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批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大保险公司成为其会员,此举将拓宽会员基础,增强市场活力,为黄金市场带来更多流动性与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