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部长谈耕地保护与“三北”工程建设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表示,耕地保护是系统工程,需用硬措施遏制违法占地,并树立节约集约意识。他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成效,并提到“三北”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自然资源部部长强调耕地保护,守护粮食安全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在人大会议上表示,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与民生福祉,我国成功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今年将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效能,注重数量、质量与生态结合,倡导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自然资源部部长: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在“部长通道”表示,我国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连续丰收提供重要支撑。他介绍了提升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保护的措施,并提到“三北”工程进展,已完成治理任务7600多万亩,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中国方案。...
自然资源部加速耕地保护数智化转型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表示,将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为目标,加速构建耕地保护“一张图”管理体系,推动耕地保护数智化转型,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的透明度与高效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自然资源部部长谈耕地保护:坚决守住18亿亩红线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已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连续丰收提供支撑。耕地保护需稳数量、强监管,提质量、优布局,优生态、惠民生。自然资源部将采取务实措施,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
自然资源部部长:统筹耕地保护与生态治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提出,需统筹耕地保护与乡村生态治理,采取强硬措施控制违法占地,培养节约意识,确保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全国秋粮收购量超3亿吨,粮食安全有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已超过3亿吨,相当于2024年秋粮产量的60%。秋粮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占全年粮食产量七成以上,主要分布在13个粮食主产区,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部长通道聚焦:生态环境改善与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分享了生态环境改善、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和粮食安全的成果与措施。强调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以及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
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3月8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口粮自给率超95%,但饲料粮存在缺口,需通过进口平衡供求,粮食总消费呈增长趋势。...
我国粮食产量首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基石稳固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增产221.8亿斤。克服了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挑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彰显了粮食生产实力。...
黑龙江粮食产量“二十一连丰”,助力中国粮食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黑龙江作为中国产粮第一大省,粮食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更是实现“二十一连丰”,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助力中国粮食安全。...
国家粮食局部署2025年粮食监测预警任务,保障粮食安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粮食监测预警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指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粮食产量连续10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要求持续强化粮食市场监测预警,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泰国寻求国际合作应对稻米价格下跌
泰国商务部长表示,泰国正积极寻求与印度、越南等国家合作,共同应对下跌的稻米价格问题,旨在增强稻米市场透明度,促进信息共享,探索出口市场拓展机会,以稳定市场并保障农民利益。...
索马里粮食短缺形势严峻,饥饿人口或增至440万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警告,索马里约34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短缺,预计未来数月饥饿人口可能增至440万。到2025年12月,预计约17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将出现急性营养不良。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大支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建议制定农业“走出去”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财政、金融和保险支持力度,强化政策保障,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此举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