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连续14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黄金储备也持续增加。受全球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共同推动了外汇储备规模的上升。未来,我国将继续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2025年2月7日,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外汇储备总量达到32090亿美元,较上月增加67亿美元,增幅为0.21%。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外汇储备连续14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彰显出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健态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2025年1月,受全球经济数据、主要央行货币政策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共同作用,推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为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黄金储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三个月增加黄金持有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黄金储备达到7345万盎司(约2284.55吨),较上月增加16万盎司(约4.98吨)。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中国在国际金价上涨和美元指数下跌背景下的黄金投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占比有所上升,达到5.94%,但仍低于全球约15%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在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实现资产多元化方面仍有较大空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考虑到金融安全、储备资产多元化等因素,中国未来有望继续增持黄金。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提升黄金储备占比有利于国际储备多元化,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一观点已成为国际共识,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优化储备结构。

在探讨2025年1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原因时,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是主要驱动力。受全球经济数据和货币政策预期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共同推动了外汇储备规模的上升。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也分析了外汇储备稳中有升的原因。他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波动以及全球股市的上涨等因素均对外汇储备产生了正估值效应。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弹性增加,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管涛预计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将在所难免,这将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产生一定影响。然而,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宏观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内需求的扩大,国内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为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提供基本面支撑。

在黄金配置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或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国际金价上涨预期等因素有关。他指出,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多位业内专家预计金价仍将上行,2025年黄金的配置价值仍然凸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给出了继续看多黄金的三点理由:逆全球化趋势加速、全球央行购金进程持续以及美国财政扩张趋势。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黄金价格的上涨预期。

中国银行发布的《2025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也指出,黄金配置价值正在强化。预计2025年黄金长期趋势向上,有望续创历史新高。同时,全球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将成为支撑黄金需求的重要因素。

(图片及链接保留原样,不进行改动)示例图片描述 原文链接

综上所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黄金储备持续增加,显示出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稳健地位和积极策略。未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将继续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