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强劲势头:多重因素共振下的市场表现
AI导读:
本文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创新高的市场表现,探讨了特朗普重返白宫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美元指数走势、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内外部多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1月2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03,较前一个交易日上调183个基点,创下自2024年11月11日以来的新高,人民币汇率展现出强劲势头。
截至当日16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报7.279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63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912,月内首次收复7.30关口。而在前一日,即1月20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价报7.3161,日内最高触及7.2511,较上一交易日上涨超过6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样持续拉升,最高触及7.2602,日内涨幅超过700个基点。
面对特朗普重返白宫这一事件,市场原本普遍预期其关税政策将使人民币汇率承压,然而市场表现却呈现出“不降反升”的态势。外汇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这一反常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
美元指数的走势成为影响全球货币市场的关键因素。1月20日,美元指数大幅下跌1.16%,收报108.08;次日,美元指数继续维持在108左右。整体来看,美元指数呈现下跌趋势,非美货币普遍受益于美元疲软,人民币也在其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肖宇指出,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提到要降低美国通胀率,通过提高原油供给和外汇收益来实现。这一表态可能改变了市场的普遍认知,即美联储因美国通胀持续而减缓降息甚至加息的预期。加之美国CPI在2025年出现边际改善的迹象,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会继续降息,这缓解了加征关税对其他非美货币的负面影响,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赢得了一定的缓冲期。
肖宇还表示,虽然全球资本向美国本土流动,造成非美货币普遍承压,但自2024年10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基本处于升值通道。
CME FedWatch 1月21日的数据显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重新回温。对于1月29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降息25bp的概率虽小,但对3月19日会议的预测中,降息25bp的概率已达32.3%。此外,美元指数本身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基础,这也将促使美联储继续保持降息意愿。
人民币汇率收复7.3的背后,是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共振。最新公布的国内宏观数据表明基本面持续向好,将继续支撑人民币汇率。随着逆周期宏观政策发力,未来一段时期宏观经济数据有望进一步改善。汇率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我国持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将继续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显效,市场信心受到提振,经济景气度回升。2024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四季度GDP同比达到5.4%,比上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多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一是季节性结汇需求催生人民币需求,同时进出口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合理的贸易顺差成为人民币汇率的有力支撑;二是央行和国家外汇局在汇率贬值压力的关键时刻,果断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向市场释放出稳汇率的坚定决心;三是市场性因素,近期人民币资金面快速收紧,人民币融资成本升高,对汇率空头形成压力,这可能是近期汇率企稳的关键原因。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一贯而明确,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开年以来,央行已采取多种措施来稳汇率,包括发行离岸人民币央票、暂停国债买入、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若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央行可能还会采取有力措施应对。
此外,监管部门也多次强调,相对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更加关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1月17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表现平稳,均位于近两年来较高水平。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