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分析了2025年1月20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并详细介绍了央行采取的稳汇率措施,包括发行离岸人民币央票、加强外汇自律管理和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近期宏观经济数据、特朗普关税政策以及美联储降息前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月20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7.1886,较前一交易日上调3个基点,而在岸人民币市场收盘价为7.3161,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23个基点。

进入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为稳定人民币汇率采取了三项重要措施:首先,发行了6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离岸央票;其次,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强化外汇市场的自律管理;最后,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至1.75。

市场权威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近期公布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包括短期GDP以及中长期出生率等,均显示出比市场预期更为强劲的表现。同时,美元指数在升至110的高点后,其上升动能已有所减弱,预计短期内可能出现下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此外,金融管理部门近期对人民币汇率释放了积极信号,暗示人民币汇率可能企稳并出现升值趋势。

专家进一步指出,市场对于特朗普可能加征关税的影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期。当强烈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出现反差时,市场可能会转向。自去年11月以来,受特朗普宣称大幅加征关税的影响,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反映出市场已经做了最坏的准备。然而,由于美国通胀黏性较高,加征关税的幅度和步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征关税的强度可能会低于预期。

专家称,如果市场预期过高而现实情况低于预期,将导致市场走势在短期内出现反转。此外,美联储降息的前景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上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市场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具有通胀属性,这可能会影响美联储的降息进程。然而,特朗普的多项政策存在内在矛盾,因此,其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尚不能过早下定论。此前,美国新任财长提名人贝森特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美国通胀将回落至2%的目标。同时,美联储内部对于降息也存在分歧。美联储理事沃勒于1月16日表示,如果通胀如预期缓解,美联储在2025年可能会多次降息。回顾2024年,市场曾预期美联储不会降息,但最终美联储从9月开始降息,累计降息幅度达到100个基点。

当前,全球美元多头头寸拥挤,美元指数可能已经阶段性触顶。一旦市场预期发生变化,美元指数可能会迅速回落。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