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0年中国金融市场展现出了韧性增强、更趋成熟的特征,人民币汇率升值超6%,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超万亿美元。外汇管理局副局长解答了跨境资金流动、外汇市场特征、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影响等热点问题。

2020年,中国金融市场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活力与韧性。人民币汇率全年升值超过6%,外资对人民币债券的增持超过万亿美元,金融市场开放政策更是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跨境资金流动与外汇市场的特征、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可持续性以及市场开放的未来走向等问题,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2020年国际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她指出,尽管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中国的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却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了“韧性增强、更趋成熟”的总体特征。

首先,国际收支自主平衡,外汇储备基本稳定。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保持在合理的均衡区间,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其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全年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平均值与2019年基本持平,且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人民币保持了相对稳定。最后,外汇交易理性有序,市场主体预期基本稳定。市场主体保持了“逢高结汇和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模式,外汇市场的成熟度明显提升。

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王春英表示应客观看待。她指出,人民币汇率的回升是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市场结果,并未改变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合理顺差的格局,也未改变跨境资本流动有进有出、总体均衡的局面。未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的“自动稳定器”作用还将继续发挥。

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债券市场,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规模达到了1861亿美元。境外央行等稳健型投资者成为持有境内债券的主力,他们追求稳定的固定收益,以购买低风险债券为主。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前景良好、货币政策稳健、债券收益率相对突出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等因素,都是吸引外资进入境内债券市场的主要原因。

展望未来,外汇局将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双向开放,包括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继续推进QDLP、QFLP试点并扩大QDLP试点范围等。同时,还将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更多地区加入试点,并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的发展。此外,外汇局还将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和特殊区域建设,包括研究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等。

(图片及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