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局联合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旨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并释放稳汇率信号,市场迅速响应,离岸人民币汇率攀升。

1月13日早间,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重要通知,为深化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进一步拓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渠道,两部门决定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5上调至1.75,该政策于2025年1月13日正式生效。此举旨在优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并释放出强烈的稳汇率信号。市场迅速响应,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随即攀升约50个基点,达到7.35附近。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作为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计算的关键因子,其调整直接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能力。具体而言,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计算公式为:资本或净资产乘以跨境融资杠杆率,再乘以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此次参数上调,意味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风险余额上限将相应提升,从而为其增加跨境融资额度提供便利。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此表示,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不仅有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还能通过增加外汇资金,提升结汇需求,进而达到稳定汇率的效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指出,此举将有效缓解汇市美元供求偏紧的状况,同时,这也是继央行在香港市场大规模发行央票后,监管层在短时间内再次释放稳汇率政策信号,旨在防范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集聚,维护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

回顾历史,上一次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调整发生在2023年7月20日,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参数从1.25上调至1.5。而近期,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也强调,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美元指数的震荡走强,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坚定不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会议还指出,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成员应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首要任务,努力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稳定的汇率环境,并自觉遵守自律规范,共同维护外汇市场的有序规范运行。(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