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官方黄金储备全年增加142万盎司。新年外汇管理工作将加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内外因素共同支撑外汇储备规模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于2025年1月7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2024亿美元,环比上月末下降635亿美元,降幅为1.94%。尽管有所减少,但外汇储备规模全年持续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为维护国家宏观经济稳定、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挥了关键作用。

步入2025年,外汇局将“加力推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列为外汇管理工作的重点,并明确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及保值增值。外汇局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为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更新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达到7329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33万盎司,全年累计增加142万盎司,彰显出国家对黄金资产的重视。

2024年12月,美元走强对全球资产价格造成冲击。受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预期及宏观经济数据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下跌。在此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受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美联储在2024年12月如期降息25个基点,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议息会议上表示,未来降息步伐将更加谨慎,暗示降息速度将放缓。这一表态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降温,以及对美国通胀可能反弹的担忧,从而推动了美元指数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涨,进一步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

从汇率变动来看,2024年12月,美元指数环比上涨约2.6%,日元、欧元、英镑等主要非美元货币集体贬值。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走贬,但当月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月初上升1.76个百分点。同时,债券和股票价格也普遍下跌,反映出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截至2025年1月6日,美元指数仍处于高位水平,市场对美联储未来降息的预期已大幅降温。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美元指数将继续挑战110的高位。然而,内外因素共同支撑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外汇局指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了明显提振作用,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为外汇储备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走强的支撑因素并不牢固。特朗普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意味着它们无法同时实施,如果政策无法出台或效果与预期大相径庭,当前强势美元的定价将出现修正。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从经济视角出发,目前美国消费与企业部门存在隐忧,高利率环境难以持续,将迫使美联储在后续增加降息次数。

在黄金储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11月和12月连续增持黄金,显示出对黄金资产的青睐。世界黄金协会指出,2025年黄金走势积极但更为温和,潜在上行空间可能包括央行需求强于预期或避险资金流入。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全球贸易环境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未来全球可能重新开启一轮黄金增持周期,黄金的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