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美国降息预期降温导致多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亚洲货币承压。中国进出口企业面临外汇风险挑战,外汇专家建议坚持风险中性理念,采取不同策略应对。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降息预期降温的冲击仍在持续发酵,导致日元、韩元、印度卢比、印尼盾等多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其中日元更是跌破34年来的新低,并持续下行,人民币中间价也面临阶段性低点的考验。

在全球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非美市场面临巨大压力,中国进出口企业也面临外汇风险的挑战。外汇专家、浙商中拓集团金融市场业务部总经理刘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2024市场展望论坛上表示,由于美联储为避免通胀再度抬头而推迟降息,非美货币承压。他建议,进口企业应保持风险中性的套期保值思路,提前远期购汇;出口企业则可选择活期美元存款,并配合看跌期权进行保护。

强美元进一步加剧了亚洲货币的波动。最新的美国数据显示,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再度超出预期,导致美元指数飙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大幅上升,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推迟至9月甚至12月。日元成为今年以来表现最惨的货币之一,日本央行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日元再度跳水,逼近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他亚洲货币如韩元、印度卢比、印尼盾等也呈现类似走势。

在强美元之下,人民币可能短期承压,但相比起一些亚洲货币,人民币近期的波动实则已经不算大。多家外资行策略师认为,美元/人民币将在7.3以下的区间波动,中国央行维稳的意愿仍然突出。未来汇率压力的释放更多取决于美元何时开始走弱,市场正密切关注一系列美国重磅事件和经济数据。

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面对人民币汇率压力和市场波动加大的考验,应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刘杨建议,出口企业可以保留美元活期存款,等到价格更为合适的时间窗口再进行结汇;进口企业则需要提前管理外汇敞口,以锁定汇率风险。

(图片及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