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8日,浙江证监局发布行政监管措施公告,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及其员工韩冰清因不当投资建议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规范等违规行为被罚。此事件凸显出证券行业在合规管理上的挑战,2025年证券业延续强监管基调。

  财联社2月9日讯(记者王晨)2月8日,浙江证监局正式发布了针对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及其员工韩冰清的行政监管措施公告。公告指出,韩冰清在执业过程中存在不当投资建议以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规范等违规行为,因此,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此违规行为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同时,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也因“合规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被连带追责。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25年首起因不当投资建议而受到的处罚,显示出监管层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决心。同时,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年内已累计出现5起,平安证券更是因同类问题两度被罚,凸显出证券行业在合规管理上的严峻挑战。

  具体而言,韩冰清的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违规提供创业板交易权限知识测评答案,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准入规则的公正性,增大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到期后仍继续提供投资建议,这一行为不仅可能导致服务质量无法保障,还使客户在接受建议时处于无合法依据的风险境地。

  经监管部门认定,韩冰清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以及《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浙江证监局依法对其采取了严厉的监管措施,以警示行业从业人员,维护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也因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不到位而被追责。监管部门指出,公司在制度执行、内部培训及合规检查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未能有效监督从业人员行为。此次事件暴露出平安证券在内部管理上的不足,也警示着其他券商要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2025年以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已成为证券行业监管的重点领域。截至2月8日,已有包括东北证券、中天证券、中邮证券在内的多家机构因适当性管理不规范被罚。这些问题的集中出现,反映出证券行业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流程上存在系统性漏洞。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适当性管理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第一道防线,但部分券商为追求业务规模,存在“重营销、轻合规”的倾向,甚至默许从业人员简化流程以快速开户。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因此,加强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成为证券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券商应建立“总部-分支机构”联动的合规检查机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员工合规意识。同时,需优化考核体系,避免单纯以业绩为导向,从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此外,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儆效尤。

  总体来看,2025年开年证券业延续了“强监管”基调。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便有18家券商因经纪、投行、资管、衍生品等业务违规被罚。这些处罚不仅彰显了监管层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决心,也提醒着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法规和行业规范。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