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再遭清盘呈请,面临新一轮债务重组
AI导读:
融创中国再遭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出的清盘呈请,公司股价收跌25.7%。融创中国表示将极力反对该呈请,并寻求法律措施。公司面临新一轮债务重组,但市场对融创的产品和经营开发能力仍然比较认可。
1月10日,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提出的清盘呈请,聆讯定于2025年3月19日。此消息一出,融创中国股价当日收跌25.7%。
融创中国回应称,该清盘呈请可能引发其他债权人要求加速偿还债务或采取强制措施,公司预计无法在到期时或在相关宽限期内履行其他境外付款义务,包括美元债券项下的义务。融创中国明确表示将极力反对该呈请,并寻求法律措施以保障公司的合法权利。
记者向中国信达(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方面询问有关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据悉,清盘呈请是香港法律体系下常见的追债手段,若后续经法院聆讯且下发清盘令,将宣告相关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所有,是中国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中国信达与融创还曾在项目层面有过合作,并被视为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房企项目并购及纾困的典型案例之一。
融创中国并非首次接到清盘呈请。早在2022年9月,公司就曾因未偿还优先票据而面临一次清盘呈请,但该呈请在2023年6月被撤销。此后,融创中国完成了境外债务重组,并于2023年11月20日正式生效。然而,不到两年时间,融创中国可能再次面临二次境外债重组,最快在3月份或将发布初步方案。
同时,融创中国还在推动境内债务重组事宜。2024年11月27日,公司公布了总额约154亿元的境内债务重组方案,包括现金要约收购、债转股、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种方式。自该方案公布以来,已有8只债券表决通过了相关议案。
业内人士指出,融创中国在率先完成债务重组后再度面临清盘呈请和新一轮债务重组,意味着出险房企在通过债务重组获取时间后,仍需尽快恢复正常经营状态。尽管融创中国在2024年实现了合同销售金额约471.4亿元,但同比下降45%,且到期未偿付借款本金已达1155亿元。
然而,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融创布局城市主要为一二线核心城市,这些资产相对优质,且公司仍保持较强的经营开发能力。例如,2024年上海的融创外滩壹号院二期热销,三次开盘三次售罄,总销售额高达约215亿元,这表明市场对融创的产品和经营开发能力仍然比较认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