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三大证券交易所对1004家A股上市公司的1210起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聚焦信披违规、财务造假等行为,筑牢市场健康发展基石。未来,随着市场秩序规范,投资者信心增强,资本市场将更加成熟理性。

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三大证券交易所”)在自律监管方面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据统计,三大交易所共对1004家A股上市公司的1210起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彰显了“严监严管”的决心。监管重点聚焦于信披违规、财务造假、短线交易、违规减持及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为市场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康德智库专家唐尧指出,2024年监管层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行为的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市场公平交易秩序。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投资者信心增强,资本市场将更加成熟理性,长期资金和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将逐渐提升,市场将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在全年监管举措中,监管工作函数量最多,占比达44.30%。监管工作函是交易所针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就特定事项进行沟通、提示、指导或要求说明情况的一种监管措施,旨在帮助相关主体规范运作,保障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从处罚力度来看,2024年,三大证券交易所有30起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处罚,涉及违规减持、资金占用、年度报告虚假记载等,相关责任人在公开认定期限内不适合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这是年度内最严厉的处罚措施。

在监管重点领域方面,信息披露质量备受关注。数据显示,40.74%的监管措施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题,多涉及财务信息方面,影响了投资者知情权。唐尧强调,信披违规损害投资者权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上市公司应强化内部控制,健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提升信息披露可读性。

此外,三大证券交易所在“两强两严”目标指引下,持续关注并严格监管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深入上市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全方位保障投资者权益。例如,针对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未履约的行为,上交所采取公开谴责监管措施,成为年度唯一针对“交易对方”的监管措施。同时,深交所对两家上市公司投资者服务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进行监管警示。

在监管流程上,三大交易所不断提升监管有效性,完善全链条监管闭环,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即使退市也要坚决追责。数据显示,17家退市企业涉及18份监管措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细致的监管能够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交易活跃度和投资者信心,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朱奕奕也指出,证券市场是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市场,需要各方加强协作、沟通,共同构建成熟、理性的市场生态。

展望未来,监管部门将继续坚持“严监严管”原则,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深化制度改革,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强与市场各方的沟通,提升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中介机构应发挥好“看门人”作用,市场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推动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