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质生产力引领资本市场发展
AI导读:
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年关键词,资本市场加速落地政策支持,并购重组市场资源向“新”聚集,融资活跃,监管部门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贯穿全年的关键词。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全国两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展新质生产力均被重点提及。资本市场作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今年“1+N”政策加速落地,旨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优质资源向其领域集聚。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也是重要的投资领域。他强调,未来资本市场需进一步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能力,特别是科创板和创业板,应发挥引领作用,强化资本与技术、数字的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出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并购重组市场资源向“新”聚集趋势明显,已有近两千起并购事件出现,同比增长超80%,交易总价值规模超过1.02万亿元。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点领域,超七成标的资产集中于电子、医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科创板放宽了对标的企业的盈利和估值要求,如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等未盈利资产收购案例。此外,上市公司也通过投资设立产业基金,拓宽产业布局和战略视野,如顺威股份成立广州穗开顺辉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科技产业的并购重组将成为2025年市场交易主线,政策将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指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方向的并购重组值得关注。
在融资方面,监管部门有意将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今年以来,A股共有97家公司首发上市,其中66家为专精特新制造企业,占比近七成。近期,西安奕材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成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首家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再融资领域,今年有114家上市公司完成增发融资,募资1424.15亿元,其中大多数为战略性新兴企业。债券市场也扮演重要角色,科创债发行数量及规模均明显增长,2024年已发行525只,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5%。
二级市场的全力支持推动了一级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活跃。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行业受到投资机构热捧,如智己汽车、月之暗面等获得高额投资。
监管部门今年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信心。一方面,强调市值管理的重要性,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今年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现金分红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行为进行从严从重处罚。同时,加强耐心资本的培育,引导资本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特征,需要大规模、长周期的投资,耐心资本可满足其需求,助力企业创新和长期发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