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终止数量激增,严监管下企业主动撤回申请
AI导读:
今年以来,IPO终止数量激增,截至3月20日已有71家企业IPO项目终止审核,其中69家企业主动撤回申请。证监会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多项严监管措施落地,预计将有更多企业主动撤回申请。
今年以来,IPO终止数量达到了阶段高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已有71家企业IPO项目终止审核,其中69家企业选择主动撤回,远超去年同期的44家。这一趋势反映出监管层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的决心。
证监会多次强调IPO“申报即担责”,并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增加“不提前告知直接开展检查”的机制。在这种严监管趋势下,预计将有更多企业主动撤回申请。据统计,仅3月前19天,就有19家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
撤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拟主板、北交所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其中拟主板上市的企业撤回数量最多。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在被监管多轮问询后做出的选择,且超六成撤回企业在去年首次进行IPO申报报送。
从行业角度看,主动撤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领域。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企业撤回IPO申请可能是市场环境变化、监管政策收紧、公司自身问题等多方面因素所致,但更重要的是穿透式监管的强化。
部分主动撤回的企业业绩表现不佳,营收和净利润存在不确定性。例如,近七成企业最新一年净利润不足1亿元,超五成企业营收不足5亿元。此外,业绩增长放缓、商誉准确性、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公允性等问题也是企业在撤回前被监管问询的高频问题。
证监会提出多项举措,包括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提高上市门槛、提升现场检查比例等,以震慑“带病闯关”现象,提高IPO市场的规范性和公信力。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通过征求行业相关部门的意见来评估其科技成色,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严格筛选上市公司有助于减少市场上低质量、高风险的公司数量,降低系统性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减少市场波动性,维护市场稳定。随着严把IPO“入口关”的各项举措落地,未来IPO生态将发生变化。截至3月20日,IPO排队企业数量仍有670家。
田利辉建议,企业应注重自身基础建设,包括财务健康、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等,确保在达标的情况下再申报,否则难以通过评审,还可能因作假受到惩戒。企业应深入了解并遵守监管政策,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