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融创在孙宏斌的带领下,决心坚定推进“降杠杆、慎拿地”战略,期望通过降低负债规模和融资成本,提升公司评级,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18岁的融创尚未经历行业寒冬,但其掌舵人孙宏斌早已在商海浮沉中历经沧桑。今年,孙宏斌为融创送上了独特的“成人礼”——一本箴言,扉页上赫然写着“活着、健康活着”的寄语。

长久以来,“降杠杆、慎拿地”的口号虽多次被提及,却又多次被打破。然而,这一次,融创似乎真的下定了决心。自2017年跃居行业第四后,尽管2019年便宣称“销售排名无意义”,但融创对规模的追求从未停歇。然而,面对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孙宏斌的态度在今年年中发生了转变,他强调“必须降负债规模,必须降拿地规模,甚至是降低整体的规模”,并期望在三年内将公司评级提升至投资级。

在融创2021年年中投资者会上,“降融资成本”和“安全”成为了孙宏斌口中的高频词。他反复强调,只有达成“三条红线”指标,提升评级、降低融资成本,公司才能真正被视为安全。当前,融创8%的融资成本在稳健型房企中仍处于高位,尽管在2020年上半年还踩中三条红线的融创,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两条线转绿,但第三条线在今年的中期业绩中依然未能达标。

孙宏斌坦言,融创过去几年的“降负债”策略,是在不降低负债规模的前提下,通过增加自有资金来降低负债率。然而,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是房企中最难达标的指标之一,很难通过短期财务操作达成。因此,融创要实现第三条线转绿,必须将整体速度和债务规模降下来。

孙宏斌指出,公司对市场的判断是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因此必须真正降低负债率并持续改善。现在,大家更关心流动性,更关心谁能在这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资金和土地是房企的两条命脉,三道红线紧箍咒束缚了融创此前的高周转模式,未来的利润增长点需要更多来自压低支出。而做高评级、降低融资成本,正是优化财务结构的一条可行之路。

在“慎拿地”方面,融创经过上半年在集中供地市场的狂欢后,下半年在土地端的降速已成定局。孙宏斌定下的目标是下半年权益拿地销售占比20%,远低于监管层要求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