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只美股ETF持续保持高溢价状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华夏、南方、博时等基金公司纷纷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美联储降息及主席发言偏鹰导致美股下跌,QDII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由多重因素引起。

多只美股ETF近期持续保持高溢价状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截止今日收盘,华夏、南方、博时等基金公司纷纷发布旗下纳斯达克100ETF、标普500ETF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华夏纳指100ETF本周内已第7次发布高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显示出该产品的溢价情况尤为突出。

具体来看,华夏纳指100ETF(513300.SH)、博时纳指100ETF(513390.SH)、鹏华道琼斯ETF(513400.SH)、国泰纳指ETF(513100.SH)的溢价率分别为6.74%、3.51%、6.46%、4.74%,溢价水平普遍较高。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投资者的担忧,也引发了市场对于美股ETF投资价值的重新审视。

美东时间12月18日,美联储12月会议如期下调政策利率25个基点。然而,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会后发言偏鹰,导致美股下跌,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上行。受此影响,美国三大股指在经历18日的全线收跌后,19日震荡幅度有所收窄,但仍未能摆脱下跌趋势。其中,标普500指数跌0.09%,纳指跌0.1%,道指微涨0.04%。

针对美股ETF高溢价现象,界面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据了解,QDII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出现溢价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一方面,当二级市场投资者持续看好并买入时,相关产品就会出现溢价;另一方面,由于QDII和外汇额度限制、产品规模和流动性的限制以及交易时间的差异等,也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美股ETF的溢价现象愈发突出。

华泰柏瑞基金表示,ETF溢价在跨境产品中较为常见,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QDII和外汇额度限制、产品规模和流动性的限制以及交易时间的差异等。以供求关系为例,当市场对于相关板块的高关注度导致投资者不断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这类产品时,就会使得买入报价远远高于一级市场,从而形成高溢价。

此外,QDII、外汇限制额度等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交易的效率,进一步放大了跨境ETF折溢价波动的范围。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目前全市场发放的QDII额度为1678亿美元,与5月底的数据保持一致。这意味着近半年来并没有新的QDII额度获批,额度紧缺问题愈发凸显。

额度紧缺已经导致多只跨境ETF进行了严格的限购措施。基金公司在具体投资时,需要先将人民币换成外汇再进行投资,而外汇管理局对各家基金公司的换汇同样是有额度限制的。因此,在QDII额度紧张或外汇额度紧张时,基金公司可能会采取暂停一级市场的申购或者下调申购额度的方法来应对。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美联储本次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但发布的经济前瞻指引及利率点阵图显示的未来降幅缩减程度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偏鹰的表态则超市场预期。这可能对美股市场以及美股ETF的走势产生进一步影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