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潮起,市场流动性宽松成主因
AI导读:
7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选择提前结束募集,其中债券基金占比超七成。市场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降低是债券基金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市场流动性宽松利好债市,机构倾向于配置固收类产品。
首发基金达成募集目标后,多家基金公司纷纷选择提前结束募集。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的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在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产品中,债券基金占比最高。截至7月24日,7月份共有26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其中债券基金高达20只,占比超过七成。这一趋势反映出,在资金面宽松以及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债券基金备受投资者青睐。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自7月中旬以来,多只原本计划募集三个月的债券基金密集提前结束募集。具体来看,长盛稳益6个月定开债自7月15日起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8月2日,但最终提前至7月24日结束募集。同样,中加民丰纯债自7月15日起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10月14日,也提前至7月23日结束。此外,财通景利纯债和广发景利纯债分别自7月12日和7月8日起开始募集,原定的募集截止日分别为10月11日和9月30日,但最终都提前结束了募集。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近期债券类产品的快速发行与市场流动性宽松有一定关联。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宽松期对债券市场构成了利好。国寿安保基金从中期角度指出,6月经济数据跳升后,基本面对债券市场的支撑依然明确,且流动性保持宽松,因此中长端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同时,建信基金也认为,国内市场流动性充裕且持续宽松的预期将是市场的主线逻辑,国内资产可能会出现短期的股债双牛现象。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趋势与市场风险偏好的降低有关。一位北京中型公募的固收类基金经理表示,尽管央行密集释放流动性对债市构成利好,但并不直接推动债券基金的快速发行。他提到,3月时资金也曾一度宽松,但债券基金并未像往年一样受到市场追捧。自7月以来,权益市场振荡下行,资金的风险偏好降低,因此机构更倾向于配置固收类产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