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2023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分析了创新药市场的现状与挑战,并着重讨论了创新药企的出海战略,包括海外市场拓展、研发模式创新等方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上海报道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已突破3.3万亿元大关,具体数字为33357.1亿元,其中(全研发型)企业的研发投入约为120亿元,尽管实现了800亿元的销售额,但尚未转化为实际利润。这一趋势与中国医药上市企业加大研发投资力度的现状相吻合。2023年,116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累计研发费用超过500亿元,但高投入并不总是能立即转化为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球前二十大企业的研发管线占比已缩减至约12%,预示着未来商业化将更加集中,研发活动将更加分散。面对这一现实困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许重远提出,临床研发应从上游的活性化合物发现及合成、靶点确证等工作,逐步向临床阶段过渡,并鼓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从临床需求出发,开展反向研究,寻找更佳靶点和通路,以提升药物治疗水平。

许重远进一步指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成功转化了七个新药品种,合同总额超过4亿元,展示了其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显著成效。此外,东北制药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也成功实现了多个新药制剂产品的生产与上市。

许重远强调,未来将是双向推进的时代,临床工作者需要更多地理解国内外规则,并利用这些规则来助力研发工作,实现研发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目前,推动临床研究创新转化已成为创新研发落地的重要一环。

从市场角度看,过去20多年间,技术平台经历了从小分子药物到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ADC、CART、基因治疗、RNA疗法等的巨大演变和进步。BCG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300亿美元,而新型药物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等也将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中国肿瘤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7003亿元,显示出惊人的增长速度。

同时,众多平台正积极拓展至其他领域,如细胞治疗在免疫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ADC也在其他领域显示出应用潜力。此外,精神神经、皮肤及消化代谢等领域也将迎来快速增长。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至2880亿元,抗衰老领域同样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技术疗法方面,AI药物发现、抗体疗法以及AI技术学习等新兴技术导向的创新趋势正蓬勃发展。自“712”事件以来,中国临床创新领域经历了巨大变革,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为创新药研发市场提供了广阔的试错与探索空间。

尽管中国创新药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如2023年获批的40个创新药等,但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中国仍存在一定的落后。中国在多抗和双抗领域基本领先全球,但在mRNA治疗和基因治疗以及核药领域,仍需进一步发展以缩小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中国创新药企开始转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研发模式。2023年国内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金额已超过350亿美元,增速迅猛。以百济神州为例,其PD-1抗癌药物Tevimbra在美国的定价远超国内20倍,为更多本土创新药企的“出海”之路增添了信心。

未来,中国创新药企应立足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并购策略,提升研发效率,并注重全球化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