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正式加入阿里巴巴,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旨在提升阿里巴巴AI应用C端产品的端对端闭环能力。此次加盟被视为阿里加码AI To C业务布局的重要信号。



《科创板日报》记者最新报道,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前Salesforce集团副总裁许主洪(Steven Hoi)已正式宣告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阿里集团副总裁一职,其核心职责将聚焦于AI To C业务,主导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的前沿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

许主洪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深厚积淀,学术与工业界经验并重。自2002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他相继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硕士及博士学位(2004年、2006年),并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及新加坡管理大学担任教授职务。其学术成就斐然,已发表超过300篇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学术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五万次,其中多篇关于“多模态预训练”主题的论文更是位居当年全球引用量前五。

2019年,许主洪凭借其卓越的贡献被选为IEEE Fellow(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这一荣誉象征着全球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顶尖成就。同年,他还被斯坦福大学评为“全球前1%的人工智能科学家”。

在加入阿里之前,许主洪曾任Salesforce集团副总裁及亚洲研究院创始院长,从零开始构建了Salesforce在亚洲的人工智能研究体系。2023年,他创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yperGAI,专注于多模态GenAI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同年3月,HyperGAI推出了HPT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框架。

据内部消息透露,许主洪将全力投入阿里巴巴AI To C业务,特别是在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上,旨在推动阿里巴巴AI应用C端产品在模型结合应用的端对端闭环能力上的显著提升。同时,阿里AI To C业务正在积极组建一支由顶级AI算法研究和工程专家构成的团队。

近期,阿里巴巴在AI To C业务的布局动作频繁。此前,阿里旗下的AI应用“通义”已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与夸克App并行发展,共同承担起阿里AI在C端应用的使命。此外,天猫精灵的硬件团队与夸克产品团队已展开融合工作,聚焦于新一代AI产品的规划定义、与夸克AI能力的融合,以及探索AI眼镜等新型硬件方向。

回顾过去一年,从Kimi、豆包到DeepSeek,AI应用端掀起了一股流量热潮。阿里早在2019年便启动了大模型相关研究,2021年更是发布了国内首个超百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然而,在这场C端应用的角逐中,阿里暂时落后。根据AI产品榜1月的数据,字节豆包、DeepSeek、Kimi、百度文小言位列APP月活用户(MAU)前四,而阿里通义APP则位列第十。

当前,C端应用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重点,逐步从纯软件应用向AI眼镜、AI玩具等端侧硬件领域拓展。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公司年会上明确表示,未来科大讯飞将加大C端市场的投入,尤其是软硬件一体化的C端产品。

许主洪的加盟无疑为阿里巴巴AI To C业务注入了强劲的人才与资源动力。然而,他能否助力阿里在AI To C领域的探索和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信息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