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危机深度解读及后续展望
AI导读:
本文深度解读了硅谷银行(SVB)危机背后的原因,包括存户挤兑、流动性管理疏漏等,并分析了美国监管当局为存款兜底的决策逻辑、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以及SVB的未来走向。同时,对危机是否会扩散及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北京时间3月12日晚,金融界资深人士就硅谷银行(SVB)事件后续发展路径提出疑问。本人撰写了一份备忘录,预测美国监管当局将在美国时间周一前宣布为SVB存户提供100%存款保底。今日一早,美国联邦政府宣布,硅谷银行所有储户将于周一可全额提取存款。
基于昨晚的备忘录,以下是对美国监管当局举措背后逻辑的解读,并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享个人见解。
1. 为何成立40年的优秀银行SVB会突然陷入危机?
直接原因是存户挤兑,这是所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SVB应如何更有效地控制这一风险值得深思。回顾事件背景,2020-2021年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科创公司融资热潮,大量存款涌入SVB,使银行资产从700亿美元激增至2100亿美元。然而,SVB在流动性管理上有所疏漏,大量存款来源于同质性高的科创公司,波动性大。SVB选择将资金大量投入债券类资产,但未妥善管理利率风险。
SVB管理层未进行充分的利率风险对冲,可能的原因包括低估了科创公司融资形势恶化程度、美联储加息的持续时间以及存户心理的脆弱性,从而认为大多数债券可以持有到期,不必中途变现。
2. 美国政府是否突破了25万美元存款上限,为SVB存款提供全额保障?
答案已揭晓。FDIC迅速将SVB置于破产管理状态,旨在遏制存户恐慌失控,防止挤兑蔓延至更多银行。法律上,FDIC保障每户25万美元存款,但监管当局对超出部分有酌情处理权。硅谷约30%的科创公司是SVB存户,若不为存款兜底,将重创美国经济活力。同时,其他中小银行存户可能产生恐慌,将存款转移至大银行,引发系统性危机。因此,我判断美国监管当局会为SVB存款提供全额兜底。
然而,FDIC自有资金及信用额度总计约2000亿美元,不可能为SVB一家银行全额兜底。那么,救助资金从何而来?
3. 美联储是否会为SVB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
美联储有义务救助被挤兑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当银行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或挤兑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美联储可能通过贴现窗口为SVB提供直接贷款,或购买其资产后再卖回,或以其他形式提供贷款。我预计美联储将在美国时间周一前出台方案,避免恐慌扩散。事实上,美联储已基于贴现窗口构建了针对性的银行期限融资项目。
4. SVB的未来:破产解体还是被收购?
FDIC迅速将SVB置于破产管理状态,为保全其运营实体提供了可能。监管当局将积极寻找收购方,而非破产清算。SVB是硅谷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破产解体将导致溢出损失巨大。SVB资产负债表总体健康,拥有大量优质存户和客户,品牌价值优良,潜在接手方应不少。监管当局当前正在积极寻找收购方。
5. SVB事件是冰山一角还是个别案例?
SVB存户主要为同质性强的公司,与其他银行存户构成不同。因此,SVB所经历的存款流失现象不具备代表性。然而,美联储加息后挤压了各银行资产价值,这是普遍问题。银行业自2008年后资本充足率较高,且经过周期性压力测试。若无存款挤提,银行利润损失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风险。
6. 美联储加息政策是否为危机主因?是否会因此逆转?
美联储过去一年的加息导致SVB存户融资困难,以消耗存款为生。这是SVB的特殊性。其他银行存户较为分散,存款流失不明显。美联储加息对银行利润有所挤压,但不足以引发危机,因为银行大多有所准备。美联储的核心使命是稳定物价,加息将持续,除非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否则个别银行问题不会影响加息节奏。
7. 后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风险点?
我认为SVB事件虽影响大,但流动性恐慌在银行系统扩散的可能性已得到遏制。后续虽有极个别银行可能面临类似问题,但不会构成系统性风险。绝大部分银行将重新评估利率上升对存款来源和资产价值的影响,以防患于未然。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