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东公示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658家企业入围,数量创历史新高。创投机构为这些科技型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投融资支持,助力其从技术走向市场、由小做大做强。

7月中旬,工信部公示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广东省共有658家企业入围,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使广东省在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数量上跃居全国首位。

专精特新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金融力量的鼎力支持。今年6月,国常会审议通过的《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将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首要任务,加速构建以股权投资为主导、“股贷债保”四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创投机构在科技企业成长中的赋能作用愈发凸显。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多家专注于产业链科技创新项目的创投机构获悉,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中,有多家曾接受过这些创投机构的投融资支持,它们在科技企业的技术市场化、由小做大做强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多家创投机构在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投出了两位数数量的“小巨人”。以广东本土创投机构同创伟业和创东方为例,它们近日公布了入选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已投企业名单。创东方有10家已投企业入选,其中包括科创板上市的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交所上市的深圳市则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技术方向涵盖了柔性液晶膜、肿瘤筛查、半导体封装、汽车制动和智能驾驶系统、机器人智能视觉等前沿领域,部分技术在国内乃至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同创伟业在国家级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围名单中共投资了47家企业,其中智能制造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各占11家,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各7家,新能源和新材料企业分别为6家和5家。至此,同创伟业所投资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已达115家,其中近30家企业已实现A股上市,另有5家企业IPO过会待发行。

此外,首届“湾区最具产业温度投资人”评选入选机构中,多家总部位于广东省外的机构如启明创投、中科创星、联想创投等也发布了喜讯,它们在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分别投出了约18家、17家和14家入围企业。

联想创投表示,许多专精特新企业在早期并不处于市场风口,甚至因市场细分、轻资产化等特点而面临融资难题。对此,联想创投基于对企业创新、技术等核心价值的判断,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整合联想集团资源,为企业提供成长赋能。例如,此次入选的被投企业芯驰科技已在车计算领域与联想集团展开深度合作,被投企业耐德佳也与联想协同设计了AR/VR产品。

自今年6月以来,国家层面政策持续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审议通过了《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等文件。在相关政策发布会和吹风会上,也对私募机构、创投机构等投资机构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截至2023年6月末,已有10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管理的规模接近14万亿元。在注册制改革后,近九成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六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曾获得过私募股权基金的支持。

由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具有典型的初创期、中小型、高科技特点,因此成为有效支持国家战略、服务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业的重要金融力量。截至2023年一季度,在计算机、半导体、医药生物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私募股权基金累计投资近5万亿元。

为满足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将重点发展股权投资,使其成为满足初创期科创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时,将畅通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全链条,多方面拓展创投基金的中长期资金来源,引导创投机构加大投早投小力度,建立健全创投基金的考评和容错免责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解决产业痛点和堵点问题。

多位一线投资人也表示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向,期待在政策的指导下,引导越来越多的长期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缓解“退出难”问题,打造长期主义的投资生态体系,发挥出资本助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