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陈果在峰会上发表演讲,认为2025年A股有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虽然过程中难免出现震荡分化,但市场将不会缺乏投资机会。建议以A500指数作为核心构建增强策略。

自9月24日一系列超预期政策发布以来,已过去两个月。在增量政策的推动下,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迅速增长,市场情绪明显回暖,A股市场迎来了显著的反弹。然而,近期市场再次遭遇回调震荡,利好情绪释放后,市场声音出现了分化,部分投资者对这波“政策牛”的持续性产生了疑虑。

11月26日,在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度资本市场峰会上,中信建投证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陈果发表了题为《信心重估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的演讲,详细阐述了团队对2025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的最新展望。并在会后接受了时代周报等媒体的采访。

陈果指出,2025年A股市场有望从“流动性牛”向“基本面牛”转变,尽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震荡分化,但市场并不会缺乏投资机会。他认为,本轮牛市将反映全球资金对中国经济前景及中国资产的信心重估,并继续中期看好中国股市的“信心重估牛”。

对于2025年的A股投资策略,陈果建议关注金融地产、政府开支相关的资产重估与化债方向,科技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弹性资产,受益财政的“两重”“两新”方向,以及服务消费与潜在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深化主题的方向等。他建议以A500指数为核心构建增强策略。

陈果强调,短期应关注资金面,中期需关注政策面,而长期则需关注企业基本面。近期,短期资金面出现回摆,市场对后续政策节奏力度和基本面恢复持观望态度。尤其是在特朗普确认2025年将重新执政的背景下,部分敏感资金和杠杆资金减少,市场成交量下降。但陈果认为,这并非中期逻辑的削弱,政策方向和力度并未出现明显问题。

陈果认为,目前A股整体资金处于平衡状态,以A500为代表的被动指数基金持续净流入。同时,随着通缩预期的扭转,居民超额储蓄以及债市等其他资金有望成为2025年A股的增量资金。

陈果表示,目前市场投资者对股市的看法存在分歧。40%的人认为是牛市,政策会不断出牌,股市环境良好;40%的人认为股市已反映一定预期,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才能支撑市场上涨;20%的人是悲观派,认为中国经济面临较大挑战。

陈果看好岁末年初的跨年行情,认为这轮行情会更加均衡,先价值搭台再成长上行。他预计,即将于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是检验政策是否符合预期的重要时点。

今年以来,政策利好不断,资金面央行持续降准降息,证监会同央行推出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增量资金入市。同时,证监会也在稳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权益类ETF规模已经快速突破3万亿元大关。

自10月中旬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上市以来,中证A500ETF基金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对于被动基金规模快速攀升,有市场声音质疑其是否会蚕食主动权益基金的市场份额。对此,陈果认为,A股未来被动指数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的均衡水平将在5:5至6:4之间,主动权益基金仍大有可为。

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即“两重”)、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即“两新”)。陈果预计,财政有望进一步发力,国内金融周期、信用周期有望迎来拐点,开启上行周期。他预计,2025年A股盈利将开启上行周期。

陈果提出,本轮“信心重估牛”的核心逻辑包括支持资产价格、化解债务、提振2025年内需、实体供给收缩、提升股东回报以及新质产业突破。他通过回顾历史牛市行情,提出了“牛市三阶段理论”,认为目前市场正处于第二阶段,流动性整体宽裕、风险偏好较高,但盈利尚未确认复苏,此阶段多线索并行,主题投资机会活跃。

此外,陈果还表示,当前港股估值在周期低谷徘徊,流动性已经率先启动,盈利周期也现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