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策略:金融护航,多元化布局应对挑战
AI导读: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复杂宏观环境和全球关税挑战,金融护航成为关键。行业专家建议利用人民币融资,探索非热门市场,加强本地化生产和销售,注重可持续发展,采取多样化策略应对不确定性。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浪潮席卷全球,涉足各行各业,但面临复杂宏观环境和潜在的全球关税挑战,如何精准调整出海战略成为关键。11月28日,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CFV)峰会在沪举行,首场圆桌论坛聚焦“全球化征程,金融助力企业扬帆远航”,汇聚了大华银行(UOB)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兼上海分行行长袁泉、Atlas亚太区总经理沈宇锋、闻泰科技董事会秘书高雨及晶科科技国际业务投融资副总裁孙以波等行业精英。
面对美元走强和关税风险,嘉宾们一致建议企业采用人民币融资,特别是在跨境投资与运营中,以规避汇率波动,降低资金成本。同时,建议企业拓展至非热门市场,如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与智利,避开高度竞争,寻求新机遇。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加强全球化供应链,实现本地化生产与销售至关重要。
袁泉:中国企业出海挑战超越昔日日本,需借助当地资源。
中国企业出海呈多元化趋势,但面临的挑战远超当年日本。日本企业主要投资于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地区,如中国,并集中布局美国市场。而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则需应对更复杂的国际形势,且出海方向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利用区域贸易协定作为桥梁。
袁泉指出,大华银行在东南亚市场根基深厚,能为企业提供从融资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方位支持。例如,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构建经销商网络,并拓展至整个东南亚市场。
沈宇峰:避免热门市场扎堆,人力资源挑战亟待解决。
沈宇峰强调,中美关系紧张及未来可能的关税调整,将对中国企业出海构成冲击。同时,行业壁垒与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如英国禁止电子烟销售,重创中国电子烟企业。此外,招聘难、人才派遣难及留住海外员工难等问题,均成为企业出海路上的绊脚石。
他建议,企业应探索非热门市场,并考虑雇用当地人才,以改变全球化格局。同时,第三方国际化机构可助力企业快速适应海外市场,解决人力资源、签证及政策等难题。
高雨:强化本地化生产销售,注重可持续发展。
闻泰科技通过收购欧洲半导体企业,实现了全球化布局。高雨表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企业应加强全球化供应链建设,具备本地化生产和销售能力。同时,注重产品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满足国际客户高标准。
孙以波:中东市场挑战重重,需多样化策略应对。
晶科科技在全球投资上保持多元化,孙以波指出,中东市场虽充满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电站资产被视为战略资产,需严格尽职调查。且中东市场规则明确,但嵌套本地文化诉求,要求企业深入理解并尊重当地规则。
他建议,企业应采取多样化策略应对不确定性,包括合作伙伴、金融渠道及交易对手选择的多样化,以增强竞争力,减少风险。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