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2.3亿,产业蓬勃发展,与各行各业融合加速,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申佳平)11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正式揭晓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已攀升至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4%,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报告》强调,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数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并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的扩大上,更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首先,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涵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

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我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截至2024年7月,我国已完成备案并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数量达到190多个,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再者,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正在加速推进。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机器翻译到智能医疗诊断,再到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等领域,人工智能产品正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报告》还指出,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通过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各领域实现了降本增效;多模态能力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智能体则成为连接用户与各类服务的新桥梁。

此外,《报告》还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地域分布与当地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凭借融资机会、专业人才和政策支持等优势,推动了当地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产品数量占比分别高达31.1%、27.2%和11.7%,进一步凸显了这些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人民网,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