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大数据时代,敏感信息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传播,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获取开源情报的重要来源,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需要采取严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每经AI快讯,12月1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微博发布重要文章指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网络发布与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然而,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现象是,部分敏感信息在未经适当脱密处理及风险隐患评估的情况下,就通过互联网这一开放平台广泛传播,这不仅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了丰富的开源情报资源,更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峻威胁。

开源信息,这一术语通常涵盖所有公开且可合法获取的信息资源,如社交媒体帖子、网络论坛讨论、博客文章、新闻报道以及卫星图像等。这些信息的来源极为广泛,获取成本相对较低,且往往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情报。正因如此,它们成为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网络窃密活动的重点目标。

由于开源信息的公开性和易获取性,敏感信息极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所捕捉和利用。这些机构能够将这些碎片化、模糊化的数据汇聚起来,运用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对特定目标实施精准、持续且稳定的信息追踪,进而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情报。这一现状无疑使我国的保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加严密且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确保国家安全不受侵害。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