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金融安全论坛发布三份重量级研究报告
AI导读:
第七届中国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发布了《2024年中国金融安全报告》、《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4》和《2024-2025年全球系统性风险趋势报告》,揭示了中国金融安全形势及全球金融竞争力趋势。
近日,第七届中国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论坛聚焦“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动态平衡中的金融安全”,并发布了三份重量级研究报告,包括《2024年中国金融安全报告》、《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4》及《2024-2025年全球系统性风险趋势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2024年中国金融安全报告》。该报告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和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编制,具有以下亮点:首先,金融安全评估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视角出发,凸显金融话语权与自主权的政治属性,全面展现金融安全的时代特征;其次,评估体系涵盖金融体系运行、实体经济发展及国际传染溢出三个层面,体现发展与安全并重、安全与开放兼顾的理念;再者,报告通过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深入剖析中国金融安全的关键风险源;最后,基于宏观大数据,实现了中国金融安全的全方位、立体式动态实时监测。
报告显示,我国金融安全指数长期稳定在70—80之间,金融风险总体可控。2023年金融安全指数为76.38,同比上升1.23,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攀升至76.47,显示我国金融安全形势持续向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此外,金融自主权持续回升,创历史新高,金融稳定性和自主权指标的一致性增强,协同性提升。同时,中国经济运行安全指数也大幅回升,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均明显回升,市场信心及新动能势头提振。
《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4)》对31个国家的全球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将“全球金融竞争力”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和管理风险,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报告指出,中国金融业在过去20年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体系,金融体系的效率、活力与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显著提升。随着金融强国建设的推进,中国金融业将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全球金融机构展开更全面的竞争与合作。
《2024-2025年全球系统性风险趋势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系统性风险指数低点可能降至31.6。尽管2024年区域或组织系统性风险整体有所好转,但2025年部分区域或组织的系统性风险可能上升。同时,国别系统性风险虽有所改善,但不少国家仍面临危机和压力。
(图片及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