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张军扩在2024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增强国内政策稳定性与可预期性对稳预期、强信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至关重要。他分析了制约经济回升的三大问题: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于周日,在2024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现状,增强国内政策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强化信心及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至关重要。

  他指出,自10月以来,尽管多项经济指标有所边际改善,但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问题依然显著。制约经济回升和影响经营主体预期的深层因素,主要包括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张军扩详细阐述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结构问题上,他强调,当前中国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其中房地产供需形势的显著变化对内需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10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如主要城市一手房看房量、签约量增多,二手房交易量也有所增加,但市场止跌回稳仍需时间。他提到,房地产市场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化解前期积累的结构矛盾,并基本形成新发展模式,这需宏观调控政策持续保持较强力度,为企业化解矛盾、探索创新、模式转型和实现软着陆创造良好环境。

  体制问题方面,张军扩指出,营商环境存在的隐性壁垒、歧视、不公平竞争、账款拖欠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亟待解决。他建议,应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明确政府作用边界,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得以落实。

  在外部环境方面,他提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加剧,以及地缘政治博弈下的供应链重构,不仅冲击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性,还导致中国制造业订单大规模转移及部分产业链外迁,对企业预期和信心造成较大影响。

  张军扩强调,解决结构问题需要逐步调整和转型,不可急于求成。宏观政策应主要防控风险,并为调整转型创造有利的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条件。而体制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则主要依赖于政策调整、深层改革及高水平开放。

(图片来源:会议现场拍摄,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