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发布《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旨在规范同业市场利率,缓解银行息差压力,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确保市场化的利率能够“形得成”且“调得了”。

  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相继下调,以及银行存款利率的多次调整,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将进一步规范同业市场利率。

  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根据《倡议》,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将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以强化政策利率传导。

  专家指出,此举旨在缓解银行息差压力,预计明年息差降幅将进一步收窄。同时,这将有效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确保市场化的利率能够“形得成”且“调得了”。

  “非银同业存款”指的是商业银行吸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含非法人产品)的同业存款。由于非银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这阻碍了政策利率的有效传导,也影响了银行业以较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央行政策利率从2.2%降至1.5%,而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却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1.75%左右。这导致部分存款绕道基金、理财存入同业,推高了整体负债成本,引发了多种套利模式。

  央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释放出规范同业存款的信号,指出商业银行“内卷”严重,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偏离度较大,影响了调控效果和货币政策空间。

  根据《倡议》,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纳入自律管理,并规范了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此举有望缓解银行息差压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和净息差。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员周茂华表示,推动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合理定价有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和净息差,用七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为基准进行定价,将提升同业存款利率定价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体现。

  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测算,如果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平均压降20个基点至当前7天期逆回购利率水平1.50%,银行利息支出将减少约280亿元,负债成本也将降低,国有大行受益尤为明显。

  《倡议》于今年12月1日生效,但为避免增加银行年末流动性压力,利率自律机制设置了一个月的缓冲期,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正式纳入MPA评估考核。

  此外,新发布的《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要求客户同银行签订的存款服务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确保利率调整能及时体现在实际存款业务中。这一举措有助于银行管理利率风险,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同时促使客户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