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发布《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明确八类情形将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并实施联合惩戒,旨在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诚信执业,遏制财务造假行为。

诚信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核心价值与生命线,对于行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遏制近年来频发的财务舞弊和审计造假事件,财政部近日发布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明确了八类将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情形,并实施联合惩戒。

该办法的出台,旨在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力度,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依法履责。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通过审计市场经营主体,提高经济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因此真实、客观、公正成为行业的立足之本。

然而,近年来,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失败案例受到公众质疑,甚至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帮凶。例如,普华永道在执行恒大地产年报审计及债券发行服务过程中,因违反多项审计准则,多项审计程序失效,被监管机构处以“顶格”处罚。

为有效遏制此类事件,除了进行严格的日常监管外,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行业失信惩戒力度同样重要。我国正持续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并依法依规惩戒注册会计师行业重大违法失信行为,以营造注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信用环境。

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将面临从业限制、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等管理措施,并受到严重的社会声誉损失。这些举措旨在让失信者感受切肤之痛,凸显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当然,惩戒并非目的,而是引导注会行业诚实守信和维护被失信行为侵害主体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因此,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机制同样重要。通过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发挥监管措施对于诚实守信的正向激励作用。

诚信执业应成为注会行业的自觉行动。通过强化守信激励、加大失信惩戒,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以促进注会行业更好地履行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让市场环境更加清朗明亮。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