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青岛西海岸新区利用国家级新区优势和丰富的高校企业资源,探索“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路径,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凭借其国家级新区的先行先试制度优势,以及丰富的高校与企业资源,成功探索出“双聘双跨”的校企人才共享新机制。该机制通过政校企联合聘用人才,并鼓励人才跨岗位开展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宽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使用路径,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生产线的转化。

  为确保“双聘双跨”机制的有效实施,西海岸新区携手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率先在山东省内出台了《关于开展“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遵循编制灵活原则,为人才提供了高校、科研院所或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保障,支持校企通过“企业聘用高校教授为科技副总”、“高校聘用企业人才为讲席教授”等多元化方式联合聘用人才,共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水平。

  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川安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去年10月,双方联合启动了极端环境混凝土结构劣化预控关键材料与智能修复装备开发项目,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逄博受聘担任青岛川安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建成海洋工程结构延寿材料产业基地,相关技术成果已在胶州湾大桥、青岛地铁等滨海结构维养抢修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共享人才的桥梁作用,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创新资源,推动校企双方在科研项目上的深入合作。截至目前,已联合实施了21个科研项目,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同时,为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新区还支持讲席教授将最新的市场发展动向和最前沿的企业技术需求引入高校,加强产教深度融合,打造“编制在学校、转化在企业、学术创新在两端”的校企人才引育新模式。

  在橡胶新材料与绿色轮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与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聘用的讲席教授王正,正亲自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他将课堂从高校搬到了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炼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充分发挥“双聘双跨”机制的最大效益,青岛西海岸新区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鼓励高校和企业为共享人才量身定制薪酬待遇、职业晋升等政策,支持他们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人才工程,并提供政策解读、项目申报、专家辅导等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新区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依托在上海、香港等地设立的“人才窗口”平台以及区内的众多创新平台和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了人才公开招聘办法,根据高校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共同设置岗位,面向全球大力招揽人才。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组织部部长刘陆莹表示:“我们将继续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合理流动机制,加强校企人才的共同引进与培育、平台的共建与共用以及成果的共创与共享,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