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发布《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明确建设“世界领先的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目标,提出“一带三区,串珠成链”空间格局及五条发展路径,旨在推动广州海洋领域高质量发展。

广州,这座汇三江、面南海的海洋城市,自古以来便享誉全球。2024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赋予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定位。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的《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出炉,作为广州海洋领域的首个战略性、纲领性中长期规划,该《规划》不仅明确了广州建设“世界领先的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的目标愿景,还提出了“一带三区,串珠成链”的总体空间格局及五条发展路径。

《规划》将海洋领域视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旨在将广州打造为世界一流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海洋新质生产力先锋、世界海洋开放合作枢纽及全球海洋生态文明典范。通过落实“两江东进,两洋南拓”的空间发展方针,结合“优近拓远,江海联动,城海共融”的原则,广州将形成“一带三区,串珠成链”的空间布局。

“一带”即珠江-东江-狮子洋-伶仃洋沿岸地区,将布局海洋科技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集群及城市配套,汇聚全球顶尖海洋创新资源,构建富有广州特色的世界级海洋创新发展带。“三区”则包括中部海洋创新区、东部海洋创新区及南部海洋创新区,分别聚焦海洋研发、文化、总部等功能,国际航运、海事仲裁、海洋金融等高品质现代海洋服务,以及港产城融合互动,共同推动广州海洋创新发展。

通过“串珠成链”,广州将培育多条从内陆向海延伸的海洋创新链,链接全市域的海洋科技、产业、服务功能片区,整合资源,推动全域向海发展。同时,《规划》还提出了五条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的路径,包括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和文化亲海,旨在全面提升广州海洋创新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