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全球科技投资论坛聚焦“大重构、大变革”
AI导读:
银河证券全球科技投资论坛聚焦“大重构、大变革”,探讨2025年经济走势、科技产业洞察,展望AI产业链投资机遇,把握经济转型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投资先机。
当前,中国和全球经济正处于“大重构、大变革”的历史性转折阶段,全球经济增长的底层逻辑正在经历深刻重构,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全球发展和竞争格局变化的关键性变革力量。国内,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在加速推进。
11月28日,中国银河证券全球科技投资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紧扣“大重构、大变革”主题,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2025年经济走势、科技产业洞察,展望未来趋势,旨在把握投资先机。
会上,中国银河证券党委委员、副总裁罗黎明指出,资本市场作为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桥梁,正肩负起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职责。
科技创新路径:新质生产力引领
面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对当前市场形势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发表了主旨演讲《底层逻辑变化下的科技创新路径——从土地财政到新质生产力》。他强调,自9月底以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市场信心逐步恢复,背后折射出国内外政治经济底层逻辑的深刻转变。
章俊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以AI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前夕,这极大地提升了国内经济转型的紧迫性。政策转向旨在提供更多安全垫,促进经济转型。伴随“防风险”政策的逐步落实,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科技领域的实质性突破。科技转型发展要求融资体系从间接融资为主转向直接融资,地方政府发展方式也将由“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政府角色由投资型向服务型转变。当前,国内政策“确定性”正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以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
市场重构:新旧动能转换
大会上,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与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分别就2025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前景进行了宏观与策略分析。
张迪以《初窥2025: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为题发表演讲,认为“以我为主”将是2025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核心,对宏观政策连贯性和一致性充满信心。预计财政政策方面,赤字率将提升至3.5%,广义赤字率有望回升至12.5%;货币政策方面,将继续实施较大幅度的降准、央行公开市场净买入国债及相机抉择降息,全年政策利率累计降幅或达20BP,引导5年期LPR下调40~60BP。展望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有望见证更多内需修复,特别是消费和基建领域。预计实际GDP增长4.8%,权益市场保持乐观态度,投资者应抓住“以我为主”的时间窗口。
杨超发表了题为《重构·聚势——2025年A股市场投资展望》的演讲,指出“新旧动能”转换下,市场将迎来重构,“新动能”估值有望提升。他分析,未来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市场观点分歧较大。外部面临地缘、贸易政策等风险,可能对A股市场形成压制,但预计中国政策将主动作为,基本面修复向好,A股业绩边际改善提速,推动市场震荡上行。2025年,大盘成长股或表现优异,利好科技成长板块。建议关注“新动能”相关投资机遇,特别是科创主题,科技自主创新是大趋势,电子、通信、计算机、机械设备、军工等细分板块业绩增长较快,估值有望提升。
AI产业链:投资机遇可期
随着人工智能关注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提升,其投资机遇和发展前景备受投资者关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的多位首席分析师对AI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吴砚靖在《AI大浪潮下的新动能投资范式解读》主题报告中指出,AI代理的崛起正在重塑AI产业链,带来投资新机遇。预计到2028年,中国AI代理市场规模将激增至85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2.7%。AI代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从训练为主向推理为主的转变,企业资本支出将从研发性支出为主转向经营性支出为主,AI应用生态有望迎来繁荣期。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垂直领域卡位优势的软件公司。
在科技及制造分会场的深度对话中,中国银河证券通信首席分析师赵良毕、电子首席分析师高峰与产业专家就“人工智能产业链深度解析及投资机会挖掘”进行了深入探讨。赵良毕认为,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已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算力基础设施成为AI发展的基石,为AI产业打开了增量市场空间。光通信企业、运营商等AI基石有望迎来更大、更持续的发展机遇。
高峰表示,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电子制造业已从早期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简单组装和加工订单,逐步发展到规模化生产,引入自动化设备对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迈进。如今,中国电子制造业已覆盖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品牌的各个环节,其中,手机组装、消费电子零部件、芯片封装等环节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市场拓展有望超预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证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