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峰会探讨金融新使命与新格局
AI导读:
2024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CFV)·金融峰会在上海举行,以“新使命·新格局”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五大金融关键领域,并揭晓了年度金融人物及多项金融价值榜奖项。
当前世界经济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全球化浪潮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国内正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岁末年初之际,金融机构如何在分化中稳健前行,金融创新如何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为此,11月28日,2024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CFV)·金融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本届峰会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提供学术支持,以“新使命·新格局”为主题,汇聚了众多业界领袖和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五大关键领域。
会上,业界领袖们不仅深入解读了宏观政策,还共同分析了全球经济格局、中国经济的韧性、金融市场的新活力,以及金融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新角色、新机遇和新活力。同时,峰会还揭晓了“2024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金融人物”,并颁发了多项金融价值榜奖项,以表彰在金融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
峰会伊始,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在致辞中表示,自2024年以来,我国政策层面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且增量的政策措施,以支持经济复苏。这些政策措施涵盖了财政、金融等多个领域,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持。他强调,当前一系列政策已经逐步落地生效,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从9月份开始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已开始逐步止跌企稳,展现出慢变量的特点。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同时我国将实施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表示,扩大超长期国债规模更为迫切,可助中央财政与央行良性互动。他强调,目前我国国债占比低,发行国债能支持经济、促转型、扩消费。同时,他也指出了化债后短期内经济需关注的要素。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则进一步分析了化债后需推动财税体制改革,上收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债务和资本预算,构建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防范隐性债务卷土重来。
此外,第一财经副总编辑姚剑在致辞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面貌,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之间的融合日益紧密,全球经济发展迎来新引擎。在这一进程中,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姚剑强调,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金融行业迫切需要形成全新的全球合作和协同方案。未来,机构将把更多的金融资源引流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也指出,中国近期推出的增量政策旨在应对经济挑战并增强信心。他强调,“新质生产力”成为关注焦点,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然而,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仍需提升。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则对比了海外市场,他提出美国科技股市净率异常高,与中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他预测,2024年美国半导体周期和科技股资产价格将达到历史峰值,而展望2025年,市场波动性可能为中国等市场带来新机遇。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则认为,中国的科创企业基本面强劲,具备高投资价值,但需加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他强调,尽管美国科技公司估值高,但中国和印度科技大公司未来投资价值更高。
峰会期间,还举办了三场行业圆桌讨论,分别探讨了金融护航企业出海、养老金投资与机制优化、以及宏观政策加力下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
同时,会议期间还揭晓了“第一财经年度金融书籍榜单”,从众多书籍中评选出本年度国际国内最受推崇、最具专业水准和独特视角的金融财经类书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