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产业工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骨干力量,近期发布的政策旨在健全其职业发展体系。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职业发展通道的畅通是关键,助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

产业工人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旨在健全职业发展体系,助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

近年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推动了全社会创新和创造成果的涌现。然而,产业工人队伍仍存在综合素质总体不高、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畅通发展通道,关注产业工人的切身利益,激励他们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职业教育在拓展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空间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23年,全国共有6500多所职业学校,开设了约5.2万个制造业相关专业点。为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需补齐短板,推动职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精准对接,紧密结合技术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校门”到“厂门”的无缝衔接。

企业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为产业工人拓展成长成才空间。随着技术更新与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和员工成长,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培训机制,运用多种载体和平台开展培训,让产业工人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产业工人展示才华、比学赶超的重要平台。在满足企业和一线需求、实现职工成长诉求方面,劳动技能竞赛具有巨大潜力。通过竞赛发现人才,激发创新创造热情,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为产业工人成才提供广阔空间,还需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打破职业转换、岗位调整、职位晋级的限制。逐步完善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专技人才之间的贯通机制,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向管理岗位流动的机会,搭建横向对应衔接、纵向跨界晋升的“立交桥”,让产业工人有奔头、有劲头。

产业工人工作场景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