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博会推动全球供应链合作
AI导读: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举行,以“链”为纽带,呼吁全球企业携手合作。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强劲,为跨国企业发展提供持久驱动力。链博会推动中外企业携手构建高效稳定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于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以“链”为核心,呼吁全球企业“携手成链”,共同“链接世界与未来”。
在中国,供应链正逐渐转变为“共赢链”,诸如“一条马路集聚一条产业链”和“40秒下线一台车”等现象屡见不鲜。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强劲动力,为跨国企业发展提供了持久的驱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了宝贵的确定性。
现代工业产品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多家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在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看来,中国正是能够提供稳定高效供应链的理想之地。哈通近期亲自来到中国,为博世在江苏太仓的合资企业三期工厂揭幕,并计划在此实现第二代电桥的批量生产。
太仓工厂生产的电桥将直接运往下游企业,完成车辆组装。这种高效紧密的协同模式,得益于当地强大的区域产业链优势。哈通对此表示赞赏,认为中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构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活力。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指出,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选择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形成了“在中国,为中国”和“在中国,为世界”的生产模式。高质量供应链不仅为产业规模化提供了基础,更是保障产能稳定、推动技术迭代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太仓南京路上的一条公路,就聚集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太仓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殷伟介绍,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70%的汽车零部件都能在太仓实现配套。太仓的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配套成熟,吸引了众多外企落户,形成了涵盖700多家汽车零部件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
特斯拉公司制造副总裁宋钢表示,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也是中国供应链的成功。特斯拉与中国供应商紧密合作,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每40秒下线一辆汽车,成为全球出口中心,这背后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持。
链博会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国际平台,此次展会不仅展示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还充分展现了各行业上下游关键环节的紧密协作与深度融合。本届链博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吸引了6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2%,覆盖近70个国家。
链博会以“链”为桥梁,推动中外企业携手构建更加高效、稳定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少刚介绍,链博会更加注重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聚链成群、优势互补。
通过链博会这一平台,中外企业正共同探索合作新机遇,推动全球供应链互联互通。中国为世界打造了开放性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企业提供共创价值的空间,让供应链真正成为“共赢链”。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