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对老龄化挑战
AI导读: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指出广东已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并提出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失能老年人照护政策、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水平等措施以应对老龄化挑战。
11月26日至28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聚焦广东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审议并通过了相关专题调研报告。
报告揭示,截至2023年末,广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1809万,占比14.2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266万,占比9.96%,标志着广东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预计到203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面对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广东政府积极行动,近三年累计供应养老服务用地38宗,总面积675亩,2024年更是投入9.15亿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比增长1.05亿元。目前,全省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15万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10个,养老机构1651家,总床位超过21万张。
广东在推动医养结合方面亦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已达540家,同比增长28%。同时,安宁疗护服务也在逐步推广,已有386家综合医院和18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相关服务。
然而,报告也指出当前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如对失能老年人群体的关注不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机构养老服务供需结构失衡等。部分养老机构因选址和定价问题导致床位空置,而中心城区的高水平养老机构则供不应求。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创新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失能老年人照护政策措施,推动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全省互认;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合理确定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价格,支持新兴养老业态的发展。
这些措施旨在构建更加完善、高效、公平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