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四届财联社ESG金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聚焦绿色金融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创新,多位行业专家就绿色金融在支持新兴产业方面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讨论。

11月28日,财联社与国新咨询携手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四届ESG金融论坛,主题为“ESG驱动,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政府机关、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及高校的100多位代表,共同就ESG领域的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论坛中,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总经理郭建伟、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融通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何天翔以及兴业银行集团兴业研究高级研究员吴艳阳等重量级嘉宾,围绕“绿色金融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创新”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对话。

王元丰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绿色金融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他强调,绿色金融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值得业界深入研究和探讨。

郭建伟则表示,绿色金融在支持新兴产业方面不仅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义不容辞。他分享了绿色金融在支持先行产业方面的成功案例,如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这些产品为新型产业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推动了行业生态的绿色转型。

邓海清以航空工业领域为例,展示了绿色金融与新兴产业结合发展的成功典范。他提出,绿色金融与产业融合成功的标志是碳排放比的大幅降低,并预测未来将有更多新兴产业与绿色金融融合,实现高碳排放产业向低碳或零碳排放产业的转变。

何天翔从公募基金发行的角度探讨了绿色金融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他提到,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是市场热点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而这些领域占用大量算力,如何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供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他强调了ESG类投资管理中主题型投资对新兴领域发展的支持作用。

吴艳阳认为,转型金融是绿色金融的有机补充,它关注传统产业的转型机会。他提出,无论是绿色金融、ESG还是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回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从中寻找融资端或投资端的机会。

郭建伟在总结时强调,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是转型金融,涉及各行各业的转型。此外,他还提到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是绿色金融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图片来源:财联社;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