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国有大行万亿资本补充政策将落地,该政策将为大型商业银行缓解资本补充压力、提升息差水平、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注入一剂“强心针”,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两个月,多个部委对国有大行资本补充表达了明确支持。10月28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5)》(下称《报告》)指出,短期内,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备受关注,该政策的实施将为大型商业银行带来多重利好,包括缓解资本补充压力、提升息差水平以及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中的核心地位。

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工作已全面启动,财政部与相关金融管理部门联合成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多家大型银行正紧锣密鼓地研究论证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方案,并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原则有序推进。

针对市场关注的注资规模、注资方式及注资节奏等问题,《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据《报告》预测,本轮注资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旨在有效缓解大型商业银行未来五年的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通过测算,若要保持信贷投放结构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变,需一次性提升约1个百分点的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对应的注资规模约为1.05万亿元。

在注资方式上,《报告》认为定向增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其定价方式和发行流程相对简化,能够更快速地完成资金募集。相比之下,发行可转债和配股方式则因市场活跃度低和流程繁琐而可行性较低。

从注资节奏来看,《报告》建议分期分批实施注资政策,首批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银行作为注资对象,以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并减轻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同时,考虑到各行资本补充需求的差异性,注资政策应灵活调整,以满足不同银行的实际需求。

《报告》还指出,注资政策将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有效缓解息差收窄压力。通过增强银行业“造血”能力,更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将得以实现,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此外,注资还将为大型商业银行应对低息差挑战提供重要支持,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和提高投资收益等方式,提升净息差水平。

展望未来,《报告》建议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根据银行经营实际、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政策目标来动态调整资本补充计划。同时,应前瞻性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面临的不同风险,进行差异化资本补充,确保资本充足率不仅满足监管要求,还能有效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图片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