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回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逻辑支撑明显。本轮并购活跃并非短暂热度,而是长期效应逐步显现的结果,“并购时代”的长期趋势正在形成。

在“9.24新政”的系列举措中,并购重组无疑是两个多月来持续受到市场关注的焦点。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并购公告数量迅速攀升,投行也纷纷从IPO市场转向并购领域。投资人和创业企业更是忙碌异常,央国企、券商等大型并购案例接连涌现。

数据显示,“并购六条”发布后,10月新增重大资产重组公告约25单,相比前三季度月均值大幅增长约196%。2024年前10个月,上市公司共公告了约101单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数量已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预计全年数量将企稳回升。

在经历了2015年前后的并购浪潮后,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都从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近十年来,A股市场一直在消化“高估值、高承诺、高商誉”等遗留问题。近年来,二级市场持续低迷,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现象严重,再加上注册制下IPO数量增多以及监管趋严,市场并购热情整体趋于冷静。特别是2023年,并购重组交易降至冰点,全年仅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约121单,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仅为2%,远低于2018年的8%。

然而,从2021年到2023年,境内外并购市场交易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后,政策层面开始加大支持力度。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随后,“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相继落地,重组规则启动修订,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推动并购重组市场逐渐回暖。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并购活跃并非短暂热度,而是长期效应逐步显现的结果,“并购时代”的长期趋势正在形成。在IPO收紧的大背景下,新“国九条”以来的并购重组改革对提升交易活跃度效果立竿见影。虽然今年前10个月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数量并未增加,但公告重组计划的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发布后的数据增长尤为突出。

此外,地方政府对并购重组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深圳市委金融办发布的《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力争通过并购重组助力深圳产业补链强链,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活力与韧性,培育一批以科技为核心的高质量上市公司群体。投行也在人员配置和岗位设置等方面作出改变,将部分IPO业务的投行员工转到并购业务,甚至专门设置并购业务岗位,协同全公司资源配合并购。

本轮并购重组政策效果明显的原因主要是产业逻辑支撑和政策“松绑”。并购政策“松绑”还突出体现在对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的监管包容度提升。比如“并购六条”强调顺应产业发展规律,适当提高对并购重组形成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包容度。同时,《重组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要求也相应做了修改。

对于本轮并购热潮是否会复刻上一轮并购浪潮的乱象,业内普遍认为不太可能。经过上一轮市场“教育”,企业和投资者都更加理性。在减持大幅收紧、处罚加重、并购重组规则更加细化且企业发展预期趋于冷静之后,上市公司跟风炒作、盲目并购的动因几乎已经不存在。当前并购重组主要还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质量和投资价值。

从已经公告的重组案例来看,一些强劲的趋势正逐渐清晰。央国企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速度加快。同时,上市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逐渐增多。此外,基于产业整合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也开始活跃。政策还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未来也可能有案例逐步落地。

在本轮并购中,央国企和民企都比较活跃。与上一轮并购重组与炒作股价的“伪市值管理”相伴不同,本轮并购重组的政策背景是监管鼓励真正的市值管理。根据最新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当前所称“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为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和水平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

整体来看,本轮并购重组市场呈现出理性、有序、活跃的特点。无论是从政策支持的源起还是业界探索的实践来看,本轮并购重组都不太可能复刻上一轮并购浪潮的炒作机会和遗留问题。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并购重组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活跃态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