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智能驾驶行业掀起上市热潮,但商业化模式不成熟问题逐渐暴露。高研发与硬件成本成为痛点,商用车领域显现盈利可能。政策逐步开放支持,多方共解实现商业化闭环成为关键。

在今年资本市场上,智能驾驶行业掀起了一股上市热潮。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9家智能驾驶企业启动了IPO程序,其中5家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然而,随着这些企业的相继上市,智能驾驶商业化模式不成熟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高研发成本与高硬件成本,成为了智能驾驶企业迈向商业化的两大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众多企业开始探索如何通过多方共担来有效控制成本。例如,11月7日,希迪智驾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而在此之前,地平线和文远知行等企业也分别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然而,尽管融资不断,这些企业却仍面临着产品商业化困境。

以文远知行为例,根据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IPO文件显示,近3年年度亏损分别高达10.07亿元、12.98亿元和19.49亿元,加之今年上半年8.8亿元的亏损,3年半累计亏损已超过51亿元。佑驾创新和纵目科技等企业也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业内受访人士指出,由于商业化规模尚不成熟,智能驾驶企业短期内难以实现扭亏为盈。而盈利困难的主要原因则包括原材料及耗材的采购成本高昂,以及大量的研发费用投入。面对这一困境,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成为了智能驾驶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商用车领域,却率先显现出了盈利的可能。以卡尔动力为例,其应用在实际场景中的robotruck(自动驾驶卡车)产品,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等地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运输。这些自动驾驶卡车不仅降低了驾驶员成本,还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韦峻青表示,未来无人化的卡车应该是盈利的,在鄂尔多斯他们就有一定正收益。

政策方面也在逐步为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提供支持。去年11月,工信部、公安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落地,更多具备L3、L4功能的自动驾驶卡车上路通行开始提速。然而,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涉及技术、法规、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距离实现全面商业化落地尚有一定距离。

为实现智能驾驶商业化闭环,多方共解成为了关键。目前,我国智能驾驶主流技术路线为“车路云一体化”,即交通设施与智能网联企业联网,实现车与路协同。然而,这一模式虽然从安全角度来看十分有优势,但建设成本也较高。因此,如何找到基础设施的买单方、客户以及需求,成为了行业内企业需要解答的问题。

无锡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正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无锡市车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华贤平表示,实现商业化要分三层:基建、数据、流量。他建议政府统一建设交通基建,数据回归市场主体,通信技术运营商实现商业价值。

此外,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相关机构也在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以推动“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商用价值闭环的实现。面对铺设智能交通设施成本较高的问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车路云一体化首席技术专家杜孝平提出了让资方投入、获取数据资产、再由政府采购数据等设想。然而,这些设想是否可行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