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多个部委支持国有大行资本补充,预计注资规模将达万亿级别,将有效缓解资本补充压力,提升息差水平,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近两个月,中国多个部委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表达了明确支持。10月28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5)》(下称《报告》)指出,近期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频繁被提及,该政策的实施将为这些银行带来显著的正面效应,包括缓解资本补充压力、提升息差水平,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财政部已联合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成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以推动资本补充工作的有序进行。多家大型银行正在积极研究论证核心一级资本补充的具体方案,并遵循“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原则逐步实施。

《报告》深入分析了本轮注资的规模、方式及节奏等关键方面,并探讨了其对银行净息差及市场的影响。报告认为,本轮注资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并指出定向增发作为注资方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注资将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以更好地平衡市场需求和股票市场稳定性。

从注资规模来看,为了有效测算此次注资规模,需要预估当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行速度。根据2020-2023年的数据,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平均ROE为10.07%,分红比例为30%,则平均资本内生速度约为7%,同期,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增速约为9%,则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每年下降约0.2个百分点。在保持信贷投放结构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变的前提下,假设本次注资能够有效缓解大型商业银行未来5年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则需要一次性提升约1个百分点的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注资规模应为1.05万亿元。

从注资方式来看,当前大型商业银行外源性核心一级资本补充主要通过定向增发、配股和发行可转债三种方式。然而,《报告》认为,发行可转债存在转股价格和转股时间的不确定性,市场活跃度较低,因此不太可能作为此次注资的主要方式。同样,配股方式也面临股价冲击和流程繁琐等问题,可行性较低。相比之下,定向增发在定价方式和发行流程上具有明显优势,更有可能成为首选方案。

从注资节奏来看,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报告》分析为分期分批落地注资政策。一方面,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银行作为首批注资对象,将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可最大程度缓释对股票市场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各行资本补充需求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报告》进一步指出,注资政策将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并有效缓解息差收窄压力。大型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其信贷投放规模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通过资本补充,银行将能够投放更多信贷资源到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如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升级等。

此外,注资还将有助于大型商业银行应对低息差挑战。通过投资国债、中长期贷款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资产,银行将能够获得更多利息收入,从而提升净息差水平。以2024年6月末数据进行测算,六大行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31%,平均风险密度为54.20%,从静态视角看,在保证指标不发生变动的前提下,注资1万亿元,将带来约15万亿元的资产扩张空间。

展望未来,《报告》建议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根据银行经营实际、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政策目标来动态调整资本补充计划。同时,银行应前瞻性考虑未来一段时期内面临的不同风险,进行差异化资本补充,以确保资本充足率不仅满足监管要求,还能有效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图片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