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凭借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和强大的海洋经济总量,正稳步迈向海洋强国。通过制定海洋发展规划,明确三大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海洋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天然气水合物产业,打造全球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先锋城市。

广州,这座拥有超过1800年海运史和180年造船史的城市,凭借其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和位居全国前列的海洋经济总量,正稳步迈向海洋强国之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五和第六,南沙龙穴造船基地更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广州首次将“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纳入城市性质,这既是对广州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引领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望。为此,广州制定了首个面向中长期的海洋发展规划——《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旨在打造全球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先锋城市。

该规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结合产业、港口和科研优势,明确了三大海洋产业主攻方向:一是以海强基,推动海洋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和世界级造船基地;二是以海求新,促进海洋动力新引擎培育壮大,依托广州科研实力,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药物研发等领域展现技术创新优势;三是以海谋篇,前瞻布局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广州在此领域已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同领域的领跑者。

未来,广州将进一步提升港口服务软实力,引进航运龙头企业,拓展欧美远洋航线,丰富航运服务功能。同时,强化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配套设备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高附加值零部件自给率,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船舶。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方面,广州将以构建产业链为目标,优先发展以海洋生物为原料的医用材料、酶类制剂、化妆品等。

此外,广州还致力于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依托海洋牧场装备设计制造,拓展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空间。广州能源所研发的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已成功交付,标志着广州在海洋牧场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全力打造“一高地两中心”,广州将重点发展养殖旅游一体化的海洋牧场,推广“蓝色能源+海上粮仓”模式。

随着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广州在深海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深海大洋航次中发现了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核资源,为深海资源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依托先进的深海探测设备和海洋科技创新优势,广州正进军深海考古领域,为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场景。

广州正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双引擎,持续提升南部海洋经济圈中心引擎能级,向海图强,奋力书写海洋开发的崭新篇章。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