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邵宇在国资国企改革论坛上表示,培养伟大公司需培育新质生产力,合肥通过政府投资与企业发展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形成“合肥模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毛佳慧)11月27日,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及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携手举办的“第四十期国资大讲坛:合肥现象与国资国企改革”活动顺利举行。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发表了深刻见解,他强调,伟大公司的孵化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以及为其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

在国资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合肥凭借政府投资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积极引领科技创新潮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合肥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彰显了合肥在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创新精神,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邵宇教授进一步指出,合肥市政府已从传统的开发商角色转变为类似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的角色,实现了从土地资本向股权资本的转型。他强调,城市转型的核心在于吸引人才、培育企业,进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伟大公司。

在谈及如何培育伟大公司时,邵宇提到了市场模式和淡马锡模式,并指出两者都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他特别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合肥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精准选择了如显示技术、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热门战略性新兴产业。

针对如何将“合肥模式”推广到其他城市的问题,邵宇认为,关键在于掌握自主原创技术,并为其创造丰富的应用场景,以促进企业在当地的成长。同时,他强调产投、城投或创投等资本需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城投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赋能。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一个真正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模式。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